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周围血管病的症状

2022.6.21

  正确诊断周围血管病,必须密切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周围血管病的症状及临床表现有:

  一、疼痛:

  肢体疼痛是周围血管病常见症状,也是促使病人就医的主要原因。疼痛又分以下几种情况:

  间歇性疼痛—— 临床上常见的间歇性疼痛有:

  ①运动性疼痛:指伴随运动所出现的不适症状,包括供血不足部位所出现的倦怠、钝痛、紧张或压迫感、痉挛性疼痛、锐痛,或者在患部出现明显的麻木感。

  ②体位性疼痛:是指肢体位置变化时,可以激发或缓解的疼痛。

  ③温差性疼痛:指因温度改变而激发肢体疼痛,复温后又能缓解。

  ④特发性疼痛:多位于小腿和足部,好发与夜晚,程度剧烈,持续时间数分钟至20分钟,按摩局部肌肉或起床行走后可缓解。

  持续性疼痛(静息痛)——是指肢体在静止状态下产生的疼痛,疼痛持续存在,尤以夜间为甚。动脉性静息痛包括:

  ①发生缺血性神经炎,由于动脉急性或慢性闭塞导致供血障碍,引起缺血性神经炎而使肢体持续性疼痛。

  ②发生营养障碍性静息痛,肢体因缺血引起营养障碍性溃疡或坏疽时常伴有局部持续性剧烈的疼痛,坏疽前期也可产生这样的疼痛。

  二、皮肤温度异常:皮肤温度变化主要取决于肢体的血流量,多者潮热,少者寒冷。

  三、皮肤颜色异常:

  ①皮色改变。异常皮色改变常见有发红、紫绀和苍白三种。

  ②色素沉着。皮肤色素沉着都位于小腿远侧1/3的“足靴区”,常见于静脉淤滞的肢体。

  四、感觉异常:

  周围血管疾病的病变影响到神经干时,则可以出现神经受损症状。“倦怠感”是在行走后不久,小腿出现的疲劳、沉重、倦怠感觉。神经受到病变刺激,呈激惹现象时表现为针刺感、蚁行感,神经进一步受损则出现麻木感觉。

  五、肢体增粗或萎缩:

  肿胀——肢体肿胀多发生于下肢,是因组织液外渗入组织间隙所造成,分为:

  ①静脉淤滞性肿胀:一般为凹陷性水肿,按之较软,愈向远侧愈明显,多伴色素沉着、皮下组织炎症和纤维化、“足靴区”溃疡等。

  ②淋巴性肿胀:淋巴性肿胀为凹陷性水肿,按之硬韧,肿胀分布广泛,远侧明显,多自足趾开始逐渐向近侧蔓延,皮肤和皮下组织增生变厚。

  萎缩——肢体或趾(指)变细、瘦小、萎缩。

  增长——在血管疾病中,引起肢体增长的原因多为先天性动静脉瘘。

  局限性隆起——皮肤或皮下结节引起局部性隆起大多数不属于血管疾病,仅有少数源于血管病变。

  六、肿块:

  血管疾病引起的肿块一般较软。①搏动性肿块:肿块具有血管样的搏动称为搏动性肿块,一般与疾病有关。②无搏动性肿块:质地柔软、具有局部皮肤改变和可压缩性是血管病无搏动性肿块的特点。

  七、溃疡和坏疽:严重或后期的血管疾病,影响组织血液供应,常常并发溃疡或坏疽。

   溃疡——①缺血性溃疡:是动脉病变引起的,由于动脉闭塞病变影响皮肤血液循环,以至组织缺氧而形成溃疡。②郁滞性溃疡:多由静脉病变引起,常见下肢静脉曲张和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静脉血液回流障碍导致局部郁滞性缺氧,从而并发溃疡。③神经性溃疡:多由于脊髓损伤、脊髓痨或脊髓空洞所引起。

  坏疽——肢体出现坏死病灶,提示血液循环供应局部的营养不足以维持静息时组织的代谢需要,以致发生不可逆转的组织坏死变化。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