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技术方法研究——通过不同监测方法的优化组合,掌握差异性地面沉降的细微变化,采用高精度GPS与InSAR融合监测、光纤光栅BOTDA监测、三维应变监测等技术方法,构建地裂缝不同成因类型的地面沉降监测方法体系,建立较为完善的地裂缝自动监测网络系统,并建立了1座地裂缝自动化监测示范站,定量采集地裂缝形变数据,识别地裂缝灾害形迹特征,确定地裂缝地质灾害本质属性。

  模型模拟研究——在地裂缝成因机理、土力学本构模型研究基础上,建立基于差异性地面沉降—土体拉张剪切破坏的地裂缝三维数学模型,建设了大型土力学物理模型试验平台,开展算法研究,利用长期实测动态资料进行数值仿真模拟,预测地裂缝发展变化趋势,进行3D可视化成果重现。

  防减灾技术应用研究——研究地裂缝灾害危害性,评估其时空影响范围及对社会环境造成的损失,提出灾害应对策略,制定防减灾技术标准。

  实验室建设期涌现出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如国土资源部科技领军人才1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中国地质学会金罗盘奖获得者1人、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新增8人。其研究成果相继获得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申请ZL11项,其中发明ZL5项;发表核心期刊以上论文2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