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G实验”真菌检测新方法

2021.5.17

侵袭性真菌疾病临床表现常无特异性,真菌感染病人大多为发热病人,病情易被原发病掩盖,造成漏诊、误诊而延误治疗,因此,早期诊断和快速检测侵袭性真菌疾病的技术与方法成为了临床上的迫切需求。

目前临床对于侵袭性真菌疾病几种常规的诊断方法局限性很多,满足不了当前临床上的需要,这些常规方法包括:

(1)组织病理学诊断方法

组织切片中找到病原真菌被认为是确诊的“金标准”;有真菌侵袭和相应的炎症反应与组织损害或组织标本真菌培养阳性可确诊为真菌感染。但组织病理学检查取材需要侵入性操作,病情严重的患者难以耐受,可行性差。其敏感性受到取材的影响,一次取材未必能够找到真菌成分,且侵袭性真菌疾病可引起各种各样的组织反应,给确诊带来很大困难。

(2)直接镜检和培养

直接镜检是真菌学检查最经典的方法,可以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真菌形态,具有简便、快速、实用的优点。但直接镜检阳性率较低,阴性结果不能排除,且同一菌属内的多种真菌镜下形态相似,给菌种鉴定带来困难。而培养检查需要结合菌落特征、生化试验等进行详细观察,培养过程耗时长,有时需要数周时间重复多次接种才能得出可靠结果,但敏感性和阳性率较低,同时对操作人员的技术经验要求高,不利于早期诊断。

(3)影像学检查

动态影像学检查对提示诊断具有重要作用,胸部 CT 扫描,特别是高分辨率 CT 的临床应用对早期诊断价值较高。但影像学检测特异性较差,接合菌、镰孢菌、放线菌、奴卡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血管侵袭性感染在影像学上可能与侵袭性曲霉相似,所以影像学检查通常只能作为辅助诊断手段。

鉴于以上侵袭性真菌疾病的几种常规诊断方法的局限性,现在医学界越来越多的开始采用血清学的方法进行对侵袭性真菌疾病的诊断。血清学诊断方法是应用免疫和生化方法检测血清或其他体液中的真菌细胞壁和胞质成分,即多糖生物标记物抗原。目前临床上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为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半乳甘露聚糖检测(GM试验)、甘露聚糖检测(M试验)、荚膜多糖检测试验(GXM试验),以及烟曲霉和白色念珠菌IgM/G抗体检测试验。其中,G试验(我检验所已开展)和GM试验是美国FDA和欧洲癌症研究组织推荐和认可的真菌感染早期体外检测诊断技术与方法。

(1) G试验

1,3-β-D葡聚糖检测试验简称G试验。葡聚糖广泛存在于真菌细胞壁中,1,3-β-D-葡聚糖占真菌壁成分50%以上,是真菌细胞壁上的特有成分,或称为真菌的分子标志物。该试验能初步筛查真菌感染,除隐球菌、接合菌属等无法检出,其他真菌感染均可检出。

(2)GM试验

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是曲霉菌胞壁的组成成分,并称为多糖生物标记物抗原。可以将检测血清曲霉GM 抗原作为侵袭性曲霉感染的诊断指标。国外市场目前只有法国Bio-Rad公司的曲霉半乳甘露聚糖检测试剂盒产品(Platelia Aspergillus EIA)用来进行侵袭性曲霉感染的早期检测诊断。该产品目前没有获得中国CFDA的产品注册证书。

(3)M试验

念珠菌甘露聚糖(Mannan, M)作为念珠菌感染的标志物已被广泛研究。侵袭性真菌病约50%为念珠菌感染,其中白色念珠菌最为常见,占念珠菌感染比例超过65%。念珠菌BSI占医院获得BSI第4位,占所有病原菌BSI的10%,其病死率可达50%。据报道,对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甘露聚糖抗原检测比血培养提前8.8±8.5 (range 2–23) 天报阳性。而血培养阳性率低,耗时长,G试验又不能实现念珠菌的鉴别诊断,所以M试验是对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检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真菌抗体检测试验

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人,在真菌的抗原进入血液之后,人体会产生免疫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的不同类型代表了感染的不同阶段。侵袭性真菌感染伴随着真菌特异性抗体的产生,真菌定植患者检测不到真菌特异性抗体,据此可区分感染与定植。因此,真菌抗体的研究已被越来越多的临床专家重视。

1999-2010年期间,共有约600篇研究白色念珠菌mannan抗原或anti-mannan抗体的文章,大约22个实验室通过ELISA方法检测了念珠菌感染患者血清中mannan抗原或anti-mannan抗体。

关于烟曲霉抗体检测的研究也表明,约64%肺曲霉病患者体内会产生烟曲霉IgG抗体,抗体检测尤其是ELISA法IgG抗体检测对临床诊断的确认和临床用药的评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5)GXM试验

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GXM (Glucuronoxylomannan, GXM)是隐球菌引起病理变化主要的毒力因子,也是隐球菌感染的特异性标记物。近年来,新型隐球菌感染成为艾滋病患者的重要死因,且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目前主要的检测方法为印度墨汁染色和培养,但敏感性差,阳性检出率很低,易导致误诊。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试验检测脑脊液和血清样本的敏感性可达到97%和87%,能实现早期快速诊断。对艾滋病患者继发隐球菌感染的患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都有重要价值。

 

二、各项目的临床意义:

上述新项目共计八个产品,均为国内首例真菌非培养检测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有着很强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实现医学真菌领域和医学检验领域的重大突破,各项目及其意义分别如下:

1. 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

a. 快速诊断与及时用药的有机结合。

目前的常规检测所需时间长而临床凭经验用药之间可以借助内毒素(LPS)与1-3-β-D葡聚糖快速定量检测(一小时出结果)实现方向性诊断、及时用药治疗。

b. 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可以有效展开。

基于院内常见菌谱与药敏调查,在借助内毒素(LPS)与1-3-β-D葡聚糖快速定量检测情况下,合理、及时用药避免新、特、贵等抗生素的盲目应用。从而为快速治疗、减少医疗费用,增加社会、经济效益提供了一个好方法。

c. 提升检验医学在临床诊疗方面的作用,快速参与临床服务病人的工作。

2.念珠菌甘露聚糖检测(M试验):

a.念珠菌血培养阳性率低,甘露聚糖(Mannan,M)检测试验可提高检测的敏感性;

b.G试验不能实现念珠菌抗原鉴别诊断,M试验能提高检测的特异性;

c.可实现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早期检测;

d.可对抗真菌治疗进行药效学评价

3.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检测(GM试验):

a.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 GM)抗原为曲霉菌临床检测的标志物;

b.GM 试验阳性是诊断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微生物学证据;

c.曲霉菌血培养阳性率极低;

d.可实现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早期诊断;

e.可实现对高危人群曲霉菌感染的监测;

f.可对抗真菌治疗进行药效学评价。

4.隐球菌荚膜多糖检测:

a.在感染的初期,荚膜多糖抗原就能够在血清、脑脊液、肺泡灌洗液和尿液中被检测到,可作为隐球菌病早期诊断的标志物;

b.是隐球菌病确诊的依据

c.可作为临床用药及病情监测的指标。

5.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a. 鉴别感染和定植

无菌体液培养阳性和临床疑似感染患者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效价均较高,而定植者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效价均较低。可以建立适当的抗体临界值将感染和定植加以区分。

b. 侵袭性感染的早期诊断

73%的IC患者至少可以早于血培养阳性结果2天检出抗体,最多可早于15天,平均为7天。

c. 与相应抗原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三、项目开展的必要性:

伴随着抗生素的应用,免疫抑制剂与肿瘤、移植等新的治疗方法的实施,真菌感染日益严重威胁人的生命。而出于各种原因,培养及其他检测手段结果慢且不敏感,而临床需要快速诊断,用药。此技术的应用使三小时的快速诊断与鉴别诊断成为可能,为病人的快速治疗提供了又一有效手段。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1. 传统的无菌体液培养方法敏感性太低,本七个项目为ELISA法检测真菌抗原抗体,各项目敏感性达到80%以上,从方法学上敏感性远远高于传统的培养及镜检技术;

2. 传统培养的方法阳性率很低,基于标记物检测的非培养技术大大提高了阳性检出率;

3. 真菌培养时间长,会导致贻误诊断,该七个项目能在1.5小时左右完成,当天出报告,为抗感染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4. 组织活检取材困难,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临床上可行性差,本项目检测样本类型为血清,取材容易,患者痛苦小,很容易在临床开展和推广;

5. 传统的培养、镜检、组织活检等方法报阳性时,患者已有比较明显的临床表现。本项目为早期诊断产品,能在真菌病发生早期,症状不明显的时候实现检测,有利于医生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