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2007制药巨头在中国的十大标志性事件

2008.1.04

2007年,许多全球知名的制药公司仍然在中国动作频频,审视这些制药巨头在中国的举动,有这么几个关键词:加大投资,包括资本、研发、生产等领域;加速临床试验,包括在中国启动更多的新药临床试验以及更多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布局OTC,包括拜耳、诺华、默克;工商角力,先后爆出西安杨森与南京医药、中美史克与老百姓的对抗事件;涉水商业,联合美华与广州医药的联姻。

在中国健康需求被进一步激发、医药行业高速成长的背景下,这些世界制药巨头在资本、研发、生产和销售等领域的作为,无一不融入中国医药行业的成长潮流,并推动着产业的进步。2007年中国医药外企标志性事件,也因此有了更深层次的涵义。

礼来跨国风投直入中国

2007年11月7日,礼来亚洲风险投资基金中国区经营总部在上海正式成立,这是继2007年6月礼来将首笔1000万美元投向一家中国医药风投机构之后的又一重要行动。

据了解,礼来未来5年内将在中国新药领域投资1亿美元,而礼来亚洲风投将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礼来全球CEO李励达表示,随着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具有投资前景的中小型制药企业急需资金支持,礼来亚洲风险投资基金成立后,将帮助礼来寻找本领域内有前景的公司,也不排除日后展开并购等合作的可能。

对于已经逐渐熟悉风投的中国医药企业而言,跨国巨头以风投角色加入中国医药行业是一个新的风向标:跨国制药巨头直投成长型企业,不仅仅出于商业盈利考虑,更有可能将投资项目纳入其全球研发体系。

有跨国制药背景的风险基金的进入,对中国中小型研发企业而言是个福音。资料显示,仅在上海张江药谷就有大大小小30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和研发机构,科技创新企业占到70%,这些企业大多在创业初期,面临资金不足、无研发所需的仪器设备、缺乏实验场所等共同困难,其科技成果转化被严重制约。业内风投的进入,则很有可能为他们带来新的转机。

罗氏建立中国药品开发中心

2007年10月下旬,罗氏在上海张江设立中国药品开发中心,表示将在华完成药物研究、药品开发、生产制造和市场销售环节等整体价值链的布局。

自北京诺和诺德2000年在华首个设立药物研发中心以来,礼来、罗氏、辉瑞、诺华、阿斯利康、葛兰素史克先后宣布了在华药物研发的计划,此阶段被业内称为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布局的高峰期。据了解,目前在华的跨国药企研发中心开展的工作都是药物研究,即以寻找新化合物为节点的工作,还没有延伸到以药物设计、临床试验、申报新药为终点的完整过程。

在跨国药企当中,上海罗氏首个设立与其药物研究中心相对独立的药品开发中心,其积极意义至少有三:第一,加快罗氏新药在华上市。目前跨国药企创新药在中国的上市时间普遍比欧美市场滞后4~5年,设立中国药品开发中心将有助于罗氏创新药物在中国的尽早上市。其二,通过在中国设立药品开发中心,科学家有望能研究开发出更适合中国人种和疾病特征的创新药物。第三,让更多的中国研究机构、学者、临床医生更早、更主动地参与到全球创新药物的开发过程。

强生增持西安杨森股份

就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12月,西安杨森4家中方股东均将所持西安杨森股份的37.5%开始转让给控股股东强生公司。一旦转让完成后,强生的持股比例将达到70%,中方4家股东总共持股30%。

目前,强生公司占西安杨森52%的股权,其他4家中方股东占48%的股权,这一股权结构是在最初合资公司成立时确定的。1985年10月,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成立,总投资19亿元人民币,由美国强生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比利时杨森制药有限公司与陕西省医药总公司、陕西汉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医药工业公司和中国医药对外贸易总公司合资兴建。注册资本比例为外方占52%,中方共占48%,合资期限50年。

不过,合作多年过去后,外方对中国市场的了解和十几年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外资增持合资药企股份的事时有发生。在很大程度上,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股权争夺,没有太多的悬念。近年筹建的合资企业,外方甚至要求拥有90%以上的股份。

惠氏制药大幅增资

2007年11月初,惠氏公司宣布将对其在苏州的制药厂增加投资5850万美元,折合约4.4亿元人民币。这是惠氏进入中国市场至今最大的一笔投资。在此次增资之前,该厂的总投资已达到2.2亿元人民币。

惠氏中国方透露,此次新增投资将主要用于扩大惠氏苏州药厂善存和钙尔奇系列消费保健药物的生产能力。预计到2009年扩建工程完成后,惠氏苏州药厂的生产能力将从目前年产16亿片上升到32亿片。

据了解,惠氏全球业务中,西药占90%,奶粉只占10%;而在中国,奶粉却占到85%,15%为西药。目前,惠氏已将在华业务比例定在了西药20%、奶粉80%,并希望通过大规模投资尽快实现在华医药企业销售排名前十的目标。

联合美华与广州医药成立合资公司

2007年1月29日,广州医药与联合美华有限公司宣布,双方已于27日签署组建合资公司的协议。根据协议,联合美华将通过受让股权及增资的方式取得广州医药50%的股权。为此,联合美华将支付现金约5.45亿元,其中增资金额达4.85亿元。股权转让和增资完成后,广州医药的注册资本增至4亿元。与此同时,广州医药的大股东广州药业持有其的股权将由96.99%缩减到50%。

这是目前我国医药商业领域最大的合资案例。虽然从2004年12月11日开始,我国医药商业就对外资开放,国内大型医药商业企业也纷纷与外资商业企业进行合作谈判,但3年来,只有瑞士永裕新兴医药、美国美华医药、日本日美健公司和日本华钟高科医药公司等寥寥几家外资企业在华设立了独资或控股商业公司。

这些外资企业之所以步伐迟缓,主要由于他们在进入中国医药市场时自建网络、本土化销售的成本太高,投入周期太长,而且对中国相关政策吃不准。而进入中国医药市场最快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并购与国内医药商业企业合作。因此,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化,新医改方案的逐渐确立,我国医药市场将迎来大的发展机遇,外资进军中国市场的步伐也会随之加快,而那些既有规模又有专业化水准的国内医药商业企业,将成为外资争夺的重点。

GSK宫颈癌疫苗澳门上市

2007年11月1日,澳门赌王之女、影视明星何超仪当众为一对玩具熊母女“打针”,以推广宫颈癌疫苗。这一天,葛兰素史克(GSK)的宫颈癌疫苗开始在澳门销售。

数年前,默沙东和葛兰素史克的宫颈癌疫苗就各自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多中心临床试验。据了解,这两家公司当初均希望将中国纳入其全球临床试验体系,但未能如愿。2006年初,两家公司均向中国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提交了宫颈癌疫苗的注册申请。

据悉,目前SFDA已经同意宫颈癌疫苗在中国开展临床试验,但仍然很难预测该疫苗在中国上市的大概时间。

拜耳收购东盛“白加黑”获批

2007年10月11日,商务部发文同意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增加注册资本以及收购公司“白加黑”等西药感冒药业务资产等事项。

2006年10月25日,德国拜耳和东盛科技在北京签署并购协议,拜耳耗资人民币10.72亿元收购东盛止咳及感冒类西药非处方药业务及相关资产,即白加黑、小白、信力3个品牌和相关销售部门。若在交割期间这3个品牌药业绩达到约定标准,拜耳还将向东盛方面额外支付1.92亿元人民币,由此总交易金额将达到12.64亿元。

在整合了罗氏中国的OTC业务之后,拜耳又收购了东盛的OTC业务,尽管进展不够顺利,但拜耳进军中国OTC市场的决心已昭然于世。拜耳先灵中国区总裁康德谈到:“中国国情决定了普药的庞大市场需求,跨国药企在中国不能够忽视这个市场需求。”为此,拜耳先灵将2007年增长的核心放在了普药尤其是OTC市场上。

值得关注的是,拜耳收购东盛的OTC不仅仅限于其产品,还有整个销售团队和网络,这表明拜耳看中的不仅是“白加黑”等产品的品牌价值,还看中了东盛OTC团队的销售能力和网络。事实上,在处方药上见长的外资药企,其在OTC市场操作领域并没有优势,因此这种直接并购的方式,被赋予了积极的评价。据了解,并购之后,拜耳将对其旗下的OTC从产品到业务进行整合,拜耳本身的OTC品种也将纳入整合后新的OTC销售网络,借此加快对中国OTC市场的布局。

诺华转身强攻中国OTC业务

2007年10月30日,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贞贤在上海表示,诺华将不断增加OTC产品,包括把戒烟类产品“尼派”转变为OTC品种,收回委托给中美史克销售的“兰美抒”,并引进感冒和胃肠道领域的OTC新药,计划3~5年内使诺华中国业务中OTC的比例从目前的10%提高到1/3。

刘贞贤坦言,过去,诺华对OTC零售市场的潜力有些忽视,因为他认为中国一直没有像西方那样纯粹的OTC市场,65%以上的OTC还是通过医院售出的。不过,诺华已经看到,近年来,中国沿海及一些大城市的药店发展非常快,OTC在药店的销售已占总额的40%,而且这一比例仍在上升。

为了做大OTC业务,刘贞贤表示不排除对现有国内厂家进行收购,但他没有透露洽谈的目标。

为此,从2006年末开始,诺华作出了全面发展OTC的计划,单独成立OTC事业部。诺华OTC事业部中国区是个相对独立的事业部,有独立的市场、人事、财务、药品注册、销售等业务部门,并由刘贞贤亲自负责管理。

据了解,目前北京诺华戒烟类产品“尼派”已经在申请由处方药转变成OTC,计划2008年下半年可以在全国上市。而在销售渠道上,诺华将更注重医院、药店、超市等多层的规划。

  
西安杨森与南京医药对话

2007年4月28日,南京医药的一则公告引发了有史以来中国医药行业最大的工商冲突:南京医药宣布自4月18日起,因与西安杨森在2007年合约谈判中存在利益冲突,在未正式签订新合同之前,南京医药不得不通过全面对话的方式,与西安杨森协商解决。

5月31日,南京医药表示,从6月5日开始,西安杨森在江苏、安徽、福建等地的药店将出现产品断货,南京医药已准备以低价同质药替代。

实际上,南京医药和西安杨森合作已经有18年之久。2006年,南京医药销售西安杨森的产品达4.18亿元,占西安杨森国内整体销售额的10%以上,但南京医药的分销成本为3.89%,销售毛利仅为1.55%~1.74%,对南京医药的边际贡献率几乎等于零。

对此,南京医药提出了新的合作模式,即建立集成化供应链,采用订单的方式,南京医药以5年为一个基数,基于2006年杨森品种的销量,与其签订20亿元的订单合同。杨森按订单进行生产,赚取生产环节的利润;南京医药负责分销,赚取营销环节的利润。

但是如果按照这种模式,杨森就会变成南京医药的上游“OEM”厂家。退一步讲,如对南京医药进行让利,那么不仅损失了杨森本身的利润,而且还会波及到其与整个商业渠道利益的重新分配问题。目前,双方的博弈已经长达半年之久,至今仍然没有拿出一个令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上游与商业的博弈已非一时半日。目前,中国医药商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专业人士预测,随着医药商业话语权的增强,在医药产业链上,终端与上游的利润重新分配是必然趋势。

中美史克与平价药房起冲突

2007年10月以来,在北京、广州、成都等地的部分药店里,芬必得、新康泰克等畅销药出现断货现象,与此同时,各地中美史克旗下产品的终端零售价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由于双方在零售价上谈不拢,在某些区域,甚至还引发了平价药店与中美史克的冲突。

随着季节的变化,生产企业调整渠道、收缩库存进行市场调控,是很正常的商业行为。但是也有零售商担心:“不排除企业通过渠道的调整来为明年提高出厂价做准备。”

中美史克随即否认了“提价”一说,并针对“断货”风波回应道:“每个行业都普遍存在着零售企业价格差异的状况,但是每个产品都应该有一个能被市场接受的合理的价格水平,以维持正常的批发、零售价值链,否则会降低对消费者进行专业服务的品质”、“中美史克希望供应链中各个流通环节都能得到相应的利润,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

作为OTC巨头,中美史克2006年惨遭利润大幅下滑。2007年,其在高管方面进行了“大换血”,显示了欲突破现状的决心。中美史克新任总经理吴汉荣曾公开表示:“将把同是快速消费品领域的不少经验引入新的OTC事业中。”现在看来,其对渠道的调整可谓首当其冲,而这正是OTC竞争中相当重要的一环。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