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科技日报:从希格斯粒子看错误的价值

2012.7.16

  “上帝粒子”也许是七月上旬最火热的词。近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发现与希格斯玻色子性质高度吻合的粒子后,科学家们为之狂喜,公众热烈地参与到相关讨论中。但也许是新发现的意义过于重大,也许是不久前中微子超光速实验“乌龙”事件让人心有余悸,面对粒子物理学家严谨的表述,仍有人忍不住担忧,这次我们会再犯错吗?这种谨慎的质疑值得称赞,但在探索未知的旅程中,我们再错一次又如何?

  科学的目标是探寻自然界的规律,试错是探索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科学探索的历程中,有着许多为人熟知或不为人熟知的试错细节。例如如果没有爱因斯坦为反对量子力学而抛出“EPR佯谬”,人们不会接二连三地进行实验,进而揭开量子纠缠的面纱,开辟量子力学研究的新领域。面对未知的世界,我们不可能总是迈出正确的脚步。发现并剔除一种错误的可能,就是离真理更进一步。从这个角度看,人类探索未知的历程也是踩着错误向上攀登的历程。

  进一步确认新发现粒子的身份至少要等到今年年底。而如果新粒子被确认为希格斯玻色子,那么它在证实粒子物理标准模型成立的同时,也宣告着另一批粒子物理学家的错误。面对可能宣告他们错误的新发现,这些科学家的反应如何?曾经下赌注称不可能找到希格斯玻色子的霍金,不仅坦然承认输了赌局,并称应该给希格斯发一个诺贝尔奖。这是真正的科学精神!而那些支持不含希格斯粒子的粒子模型的科学家们,相信此时也怀着与霍金相似的心情。有些错误于个人代表着学术生涯中走过的弯路,但于科学本身却是一种收获。

  当然,超光速实验中的工程错误与理论物理学家选择科研方向时的偏差有所不同,进一步验证新发现粒子身份时会得到什么结果也不得而知。但这些不妨碍我们坦然面对严谨的科学研究中每一次错误的尝试,因为它不是科学研究中毫无意义的成本,而是科学进步的基石。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