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华大基因接受14亿元融资生物界暴利时代开启

2013.1.16

  一个子公司估值高达33亿元,这就是生物界的暴利。

  原本一直“视资本为无物”的华大基因,却突然一反常态地接受了近14亿元融资计划。2012年12月初,华大基因接受了来自光大控股领投、红杉资本等创业投资机构提供的总额为13.98亿元融资。具体的融资额度分配为光大控股投资4 亿元,深圳创新投资集团投资了2000万元,红杉创投跟投了2亿元,中信旗下的机构投资了1亿元,其他份额则被多家小型创业投资机构瓜分。

  此次实际募资的是华大基因旗下的子公司——华大基因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而该公司的估值竟高达33亿。据了解,在此次融资之前,华大基因原本计划通过银行贷款、信用担保和股权融资的方式进行组合融资10亿元。有知情人士透露,在华大基因的此轮融资中,创业投资者除了要同意华大基因的估值外,还需要同意华大基因并购美国基因测序公司Complete Genomics(简称CG)资产后出现的股份稀释,另外,华大基因方面还要求各投资机构签订业绩双向对赌协议,这些相对严苛的要求也让不少投资机构的合作伙伴产生分歧。不过,这并未对华大基因此轮的融资造成任何影响。

  华大基因自成立以来始终带着一种科学家的清高,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汪建一直都对资本充满排斥。他曾表示,资本是逐利的,过早地引入资本势必会影响华大的自主科研方向。而华大基因的使命更多的是科研和应用转化,赚钱只是附属产品,是科研上出成果之后水到渠成的事。

  然而,一次为拓展自身业务的并购活动,却让清高的华大基因不得不开始转变观念。

  2012年9月17日,华大基因旗下子公司——深圳华大基因研究中心宣布,美国基因测序公司CG董事会在经过长达3个月的战略评估后,已和华大基因达成并购协议。根据协议,华大基因将向CG支付每股3.15美元的现金,并购价格共计1.176亿美元。同时,作为并购交易的附带条件之一,华大基因将向CG提供3000万美元的过渡融资。该并购交易将于2013年初完成。此消息一经公布,CG公司的当日股价上涨14%,相比2012年6月4 日CG公司宣布要寻求战略合作和并购买家时的2.04美元,股价提高了54%。

  有消息称,华大基因与CG早在2012年8月就已经秘密接触洽谈并购的相关事宜。也有分析人士指出,2012年6月CG的裁员动作是为华大基因的收购做铺垫,因为华大基因根本无力收购规模庞大的CG。

  资料显示,CG是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山景城的一家基因测序公司,成立于2006年3月,因研发和提出人类全基因组测序技术而闻名,并于 2010年11月成功登陆美国拉斯达克。自成立以来,CG先后经过5轮融资,获得2亿多美元。然而CG业绩都没有获得较大的提升,2011年下半年的业绩更是进入了下坡道。根据CG 2011年财报,该公司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1934.4万美元,净亏损7234.8万美元。

  在巨额亏损的阴影之下,寻求合适的并购者成为CG的唯一选择。在2012年早些时候,业内人士纷纷推断CG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根本无法保持独立,并且在与lllumina公司的竞争中将会处于劣势,因此投资界只给予CG两星的评级。

  有业内人士表示,CG业绩不断下滑除了受到竞争加剧、服务价格下调等因素的影响之外,该公司所选择的商业模式也带有很大的风险。虽然 CG目前拥有测试10000例的能力,但是恐怕2012年并不能完成指标。另外,该公司新产品仪器未能及时推出,加之专利官司缠身,现金流不好,直接导致公司业绩增长无望,CG成立至今,已累计亏损2.5亿美元,该公司难以维持独立运营,只能被其他公司收购。

  不过,华大基因的这次海外并购活动进展并不顺利。就在华大基因与CG公司签订并购协议的同时,华大基因此次并购交易中最大的竞争者lllumina公司公开声称,华大基因曾接受中国政府投资,一旦收购成功,敏感信息将被泄露给中国政府。

  lllumina公司指出,华大基因曾于2002年接受杭州市委的投资,随后便在杭州建立了分支研究机构。另外,华大基因在2009年曾获得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一笔15亿美元贷款,资助其向lllumina公司购买一批基因测序仪。

  而在此之前,lllumina公司曾给CG公司董事会写过一封信,lllumina公司在信中声称华大基因受中国政府控制,一旦华大基因收购成功,CG的董事将面临在“国家安全、产业政策和个人信息等层面”受到威胁的重大风险。

  针对lllumina公司的指控,华大基因在给CG董事会的回函中予以否认,并表示,华大基因是非盈利基因研究所,企业属于华大所有员工。同时华大基因还表示,Illumina公司与华大基因之间生意往来多年,其对华大基因的真实情况十分清楚,并不像Illumina公司向外宣称的那样。

  其实lllumina公司的收购报价比华大基因的报价还要高5%,但华大基因表示,Illumina公司若想与CG达成协议,其实是存在内部阻力,因为Illumina公司根本无法通过反垄断机构的调查。

  随后,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开始展开对这项价值1.176亿美元收购案的调查,并表示,对于此项收购案的调查结果于2012年年末出炉。不过,截至记者发稿,该调查结果仍未出炉。

  有业内人士表示,lllumina公司之所以极力反对华大基因收购CG,其实是担心作为基因测序服务商的华大基因,成功收购CG后,将大大提升技术、装置及信息水准,拓展其基因测序的服务领域和地域,这都将会直接对lllumina公司的业绩造成影响。

  据悉,目前华大基因在服务规模、测序团队和硬件设备上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不过,在硬件设备上,华大基因还没有建立自身的技术优势,因此华大基因还是需要从其他公司购买大批的设备和耗材。而CG拥有自己的设备和软件平台,专门用于测序全人类基因组。因此,在收购CG之后,华大基因将最大程度地降低对lllumina公司设备的依赖。

  除此之外,CG为医疗机构提供测序的经验与技术特点会对华大基因做一个有力补充,特别是有些测序技术是以前华大基因所没有的。

  在这场并购风波中,华大基因的公司性质成为众多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根据公开资料看来,华大基因的公司性质相对一般的民营企业要复杂。有业内人士将其定义为“受政府支持的,民营背景的研发机构”,因为华大基因既有科研与服务非盈利的性质,又是在国内外经营的盈利性公司。

  记者查询到,华大基因研究中心在创立初期对外宣传是一个民营研究机构。而在2003年5月,中国科学院正式宣布在“华大基因中心”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并任命中科院科技政策局副局长陈浩为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原华大基因负责人杨焕明为研究所所长。因此,该民营研究机构又被冠以“国立”的帽子。

  或许华大基因执行总裁王俊对华大基因的形容更为贴切,按照他的说法,华大基因是非企业、非机构。尽管华大基因的公司性质比较复杂,不过根据华大基因官网的信息及相关报道,在华大基因的成长过程中,的确是享受到不少国家和地方的资金支持,同时还顺利执行过不少基因测序的合同,并且与跨国公司有商业服务及战略合作。

  有业内人士表示,华大基因近年来如此大规模地在国内外进行拓展,其实是离不开国家开发银行、科技部及发改委的支持。而华大基因想要获得国家和地方的长期支持和补助其实十分容易,因为华大基因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有相当强的实力和口碑。近年来,华大基因在学术方面发表了百篇有影响力的论文,加之国家对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及人类基因组学研究的高度重视,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之下,华大基因能轻而易举地获得国家和地方的支持。

  资料显示,在2010年华大基因购买Illumina公司128台测序仪之前,华大基因曾获得国家开发银行15亿美元贷款。

  华大基因方面表示,目前得到政府的资助性经费已经下降到10%左右,大部分经费靠对外公益性和盈利性测序服务合同获得,加上有免税的便利之处,华大基因的财力将有很好的提升。在2011年6月,华大基因与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共同发起设立中国基因产业基金,计划募集资金50亿元。

  华大基因是由海外归来的杨焕明、汪建、于军等人在1999年7月于北京创建,2001 年在浙江省和杭州市等部门的支持下,南下杭州成立杭州华大基因研发中心。而在2007年,华大基因又再次南下在深圳组建成立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自从华大基因来到深圳以来,便开始有非常稳健的成长,团队规模达到3000多人。

  目前华大基因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有500多名人员,2000个研究所,和15000个合作伙伴建立了业务关系。同时,华大基因有全世界最多的基因测序仪,140多台分布全球,其中香港就有80台。华大基因不仅仅在世界顶级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大量高质量论文,在具体应用方面同样成就斐然。诸如农业方面迷你猪、小米增产计划以及多种遗传病的基因检测等等。

  从华大基因的组织架构来看,主要是由一个研发中心和两个科技公司组成,两个科技公司分别为 华大基因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和华大基因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华大基因业务主要分为科技服务、健康服务以及其他的衍生业务三个类别。据了解,目前,华大基因的健康服务和其他衍生业务基本还处于纸面阶段,已经开始产生利润的只有包括基因改良业务在内的科技服务类业务。

  由于华大基因并非上市公司,因此其财务状况无需对外公开。不过根据公开资料,2007年-2009年,华大基因的收入分别是4000万元、1.2亿元和4亿元,在2010年华大基因的收入突破10亿元。2011年,华大基因主营业务收入更是高达20亿元,毛利率约为65%,净利率约为 30%,

  同时,华大基因更是将2012年的销售目标推至百亿元。据悉,华大基因还计划在10年内将营收规模做到千亿元。

  当然,华大基因的高速成长离不开“走出去”的战略。华大基因真正向外拓展业务其实是始于2008年,而近年来,华大基因也明显加快了向外拓展的步伐。2010年4月,美洲华大正式成立,华大基因通过立足美国波士顿,其业务逐渐覆盖美洲所有国家;2010年5月,华大基因在丹麦哥本哈根正式成立华大基因欧洲总部;2010年9月,默沙东与华大基因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12年2月,华大基因又在丹麦成立研究中心。

  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几年内在国外声名鹊起,主要是得益于华大将基因测序和生物信息分析做成一种廉价服务,使之成为一种一般研究人员、医生或农业专家随时可用的工具。

  与此同时,华大基因深谙寻求财政支持的运作规律,这为华大基因在快速扩张的过程中节省了大量的运营成本。以华大基因的欧美市场为例,由于在欧美这些发达国家中,其基因研究能力强,基因测序及生物信息分析市场相对成熟,所以在欧美市场拓展业务时,华大基因多采取与当地研发机构合作的模式,这样的合作方式不仅可以申请到一定的经费,而且也有益于扩大华大基因在当地的市场影响力。诸如华大基因与美国费城儿童医院、戴维斯大学的合作项目等。

  由于欧美市场需求巨大,华大基因近半数的收入都来自欧美市场。而对于部分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华大基因往往会采取自设代表处的发展模式。相对而言,这些地方的市场还处在待开发之中。

  有传闻称,飞速发展中的华大基因预计将于2015年在A股上市。一直拒绝资本参与的华大基因,如今却逐步陷入资本的泥沼中。这个原本是重科研的机构,或许将逐步转变成为逐利的企业。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