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数百恐龙脚印现身北京延庆

2012.1.16

覆盾甲龙类与兽脚类恐龙复原图

  北京延庆县日前公布发现大量恐龙足迹化石之后,相关人士纷纷将目光投向此处。

  “这次发现的恐龙足迹所代表的恐龙类型具有多样性,这也使延庆成为我国侏罗纪晚期恐龙足迹种类最丰富的地方。”此次恐龙足迹的发现者和主要研究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张建平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

  数百个脚印至少代表3种类型恐龙 

  2011年7月,张建平带领的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调查评价研究中心科考队,首次在延庆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发现恐龙足迹。

  岩石中的同位素测量结果证明,这些足迹的主人生活在距今约1.4亿~1.5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此前,北京地区从未发现过任何跟恐龙相关的化石,仅在北京北边的河北赤城、承德和辽宁一带的同时期地层中发现过恐龙足迹化石。

  而目前我国北方地区侏罗纪晚期的地层中恐龙骨骼化石更是稀少,仅限于冀北、辽西等地。河南西峡的恐龙蛋属于白垩纪晚期,与延庆的恐龙足迹相比,在时代上要晚数千万年。

  “根据早先在辽西、甘肃等地研究过的恐龙脚印,我当时就判断这些肯定是恐龙足迹。”张建平指着电脑屏幕上的一张照片说。

  据介绍,他一开始发现的是一整行的“幻迹”,也就是恐龙“真迹”所在的上方岩层在本层岩石上留下的压痕。

  目前,已发现的恐龙足迹点共有6处,其中3处幻迹因风化严重,尚需对足迹种类作进一步鉴别。

  “大量恐龙足迹表明,当时很多恐龙曾在这里生活过。目前,在1号点共发现数百个恐龙‘脚印’,至少是3种类型25条恐龙留下来的。”张建平介绍说。 

  同期种类最丰富

  “如三叶草一样胖乎乎的,是鸟脚类恐龙的足迹;像大象蹄子一样圆乎乎的,是覆盾甲龙类的足迹;像鸡爪一样尖尖的,是食肉型兽脚类恐龙的足迹。”张建平指着照片介绍说,覆盾甲龙类足迹是在中国首次发现,而鸟脚类、蜥脚类是在中国同时代地层中首次发现。 

  根据恐龙腰带(盆骨)构造特征的差异,恐龙可划分为蜥臀目和鸟臀目两个大类。前者包括兽脚类和蜥脚类恐龙;后者包括鸟脚类、剑龙类、甲龙类、角龙类和肿头龙类恐龙。其中,兽脚类恐龙是唯一的食肉性恐龙,其余皆为植食性恐龙。

  由于剑龙和甲龙的脚印非常相像,有时难于区分,被统称为覆盾甲龙类。

  目前,延庆已发现的足迹化石覆盖了兽脚类、蜥脚类、鸟脚类,以及非常少见的覆盾甲龙类。

  “恐龙足迹类型包括了大部分恐龙种类,这是一个很难得的地方。我国之前在冀北、辽西一带已经发现5000多个同时期的恐龙脚印,但种类单调,只有食肉性兽脚类恐龙的脚印。以前,我们一直在考虑:这些食肉性恐龙吃什么?现在,被吃的对象——植食性恐龙出现了。”张建平说。

  延庆恐龙足迹作为一个具有多样化的恐龙动物群化石代表,为承接热河动物群的研究提供了绝好的样本。其中,中小型鸟脚类恐龙的出现与在辽西上部义县组发现的小型鸟脚类热河龙、大型禽龙类锦州龙,可能会形成一个可承接的鸟脚类演化体系。

  此外,本次发现的足迹化石再次丰富了对食肉性恐龙家族的认识。从一条长约3米、由5个足迹组成的行迹可以推断出,该类食肉型兽脚类恐龙身高只有1.5米,奔跑速度每秒钟却达到7米,是目前世界上恐龙界的奔跑“亚军”,速度仅次于在内蒙古鄂托克旗发现的早白垩世恐龙足迹,其奔跑秒速为12米/秒。

  为地质公园增值 

  “这些足迹很可能是恐龙定期去湖边或河边喝水时留下来的,这说明当时气候温湿、动植物繁盛、水源丰沛,生态环境很好。”张建平说。

  在发现恐龙足迹化石之前,延庆县留存的地质遗迹已很丰富。十多亿年前的海洋沉积遗迹、燕山造山过程中所产生的地质奇观、以及与恐龙同时代的硅化木群等诸多地质遗迹,使该地区成为地质研究的天然博物馆。尤其是硅化木,为华北地区最丰富、原地保存最好的树木化石,有些仍然可以清楚辨别出年轮。

  尽管如此,硅化木很多地方都有,跟国内外其他地区同类地质遗迹对比没有明显优势。而恐龙足迹化石的“出世”,使延庆地质公园内增加了具有国际对比意义的地质遗迹。它将1.4亿至1.5亿年前的生物世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植物(硅化木)、植食性恐龙、肉食性恐龙形成了完整的食物链,为今后申报和建设世界地质公园添上了浓重一笔。

  “未来,我们将对恐龙足迹化石的类型、数量作更详细的统计与研究,并在更大范围内寻找恐龙足迹与恐龙骨骼化石点。”张建平表示。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