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颈椎病的中药内治法

2021.8.04

    颈椎病是现代社会的多发病、常见病,原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现今青年人、甚至中学生亦有发生。祖国医学虽无“颈椎病”的病名,但在“痹证”、“眩晕”、“头痛”、“萎证”等证中有类似论述。笔者吸收前辈和同仁的经验,在临床工作中将颈椎病分为三型,中药内服治疗对于不耐受外治的患者产生了较好的效果。现概述如下。

    1 风寒痹阻型

    1.1 症状要点

    颈、肩、背等处疼痛,痛有定处,喜热恶寒,遇冷加重,颈项强硬,可触及颈部有条索状物,一侧或双侧上肢无力、麻木或肌肉萎缩,指端麻木,舌质正常或暗,苔薄白,脉沉迟或紧。

    1.2 治法

    祛风寒,通筋脉,止痹痛。

    1.3 方药

    羌活15g,独活15g,防风15g,赤芍15g,葛根20g,桂枝15g,白术15g,生姜10g,麻黄10g,川芎5g,乳香5g,没药5g,甘草10g,水煎200ml,早晚各服100ml.此证以风寒实邪为祟,故应以祛风散寒为主,兼之舒筋止痛,且祛邪不伤正。葛根升发清阳,通经活络,具有较强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作用;独活、羌活祛粉丝,止头痛,可引药直达病所;白术健脾燥湿升阳;防风胜湿通痹止痉;川芎血中气药,功擅疏通,上行头颈,通畅血脉;乳香、没药活血祛瘀,行气止痛;配以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诸药相合共奏祛风散寒、通脉止痛之功。

    2 气滞血瘀型

    2.1 症状要点

    头颈、肩背、上肢疼痛、麻木,多为刺痛、疼痛固定拒按,手部肌肉萎缩、指端麻木,舌暗,可有瘀点、瘀斑,脉涩。

    2.2 治法

    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2.3 方药

    桃仁15g,红花15g,黄芪30g,当归尾15g,赤芍15g,川芎15g,地龙15g,白术15g,三七粉5g,桂枝10g,全蝎5g,威灵仙15g,甘草10g,水煎200ml,早晚各服100ml,晚服配黄酒1两(可视酒量加减)。本型以瘀为主,“不通则痛”,故治疗以“通”为法。此型以补阳还五汤为主方,活血补气通络;全蝎熄风止痉、通络止痛,能扩张血管而镇痛;白术健脾燥湿升阳,桂枝通阳,威灵仙疏通经络,三七粉活血化瘀定痛。诸药协同可使气血通、疼痛止。

    3 肝肾不足型

    3.1 症状要点

    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失眠健忘,头胀痛或空痛,腰膝酸软,一侧或双侧肩、臂、手麻木,颈部广泛压痛,舌红少苔,脉细数。

    3.2 治法

    补肝肾,强筋骨,止痹通。

    3.3 方药

    山药20g,山萸肉20g,熟地20g,丹皮15g,泽泻15g,茯苓15g,威灵仙20g,独活15g,秦艽15g,川芎10g,杜仲15g,桑寄生15g,五加皮15g,甘草10g,水煎200ml,早晚各服100ml.此型以中老年人多见,故以六味地黄汤为主方,滋补肝肾;威灵仙疏通经络;川芎为血中气药,上行头颈,功擅疏通;独活、桑寄生、五加皮、杜仲、秦艽可祛粉丝,补肝肾,强筋骨,并引药达病所。诸药共奏补肝肾、强筋骨、止痹通之功。

    4 体会

    颈为头与躯干之枢纽,周身气血之通道,脏腑的气血均通过颈而上奉于脑,保证全身脏腑气血的协调统一。一旦外感六淫、内伤劳倦、跌仆损伤即可致病。现代显微解剖学揭示颈部构造的复杂性,加之颈部是重量较大的头颅和活动较少的胸椎之间的枢纽,组织如发生退行性变或外力创伤等即可产生相应临床症状。祖国医学虽无颈椎病病名,但有关论述及实践已较清晰地表述了对此病的认识且采用了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颈椎病中药内治,对于风寒痹阻、气滞血瘀要以祛邪为主,但祛邪而不伤正;治疗肝肾不足要以扶正为主,但扶正而不留邪。根据临床患者的实际情况,使扶正与祛邪二者有机结合,以达到较佳的治疗效果。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