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GPR15是一种大肠炎症反应过程中T细胞向肠道迁移的受体

2015.1.20

  T细胞的激活与分化是在各淋巴结中发生的,因而激活后的T细胞需要经过特定的引导才能来到组织间隙行使功能。之前的研究已经证实T细胞表面表达一类趋化因子受体,它们在相应配体的刺激下迁移到组织附近,并通过T细胞表面与表皮细胞表面的粘附分子相互作用使其稳定。肠道是一个微生物高度富集的区域,因此也是高度"炎症化"的组织。小肠附近始终存在大量的T淋巴细胞,然而对引导这些细胞的趋化因子及配体的研究仍不清楚。

  GPR15是一个"孤儿受体"(即其配体不清楚),同时也是HIV(免疫缺陷病毒)的一个辅助性受体。它的结构与已知的趋化因子受体十分相似。最近斯坦福大学医学院Aida Habtezion课题组在《自然:免疫学》杂志发表了它们关于GPR15在小鼠与人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特征以及其在肠炎过程中引导T细胞向大肠组织迁移的相关研究。

  作者首先利用GPR15-GFP转基因小鼠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组织T细胞中GPR15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GPR15-GFP阳性T细胞在大肠固有层中的比例要明显高于其在小肠与其他外周淋巴组织中的比例,这些阳性细胞具有效应细胞或记忆细胞的特征。

  CD45RBhi CD4+ T cell transfer是免疫学中常用的一个肠炎模型:将naïveT细胞(即未激活的T细胞)移植进入缺少T细胞的突变体小鼠(RAG 2 knockout)中,由于缺少Treg的存在,T细胞会引起严重的自身免疫反应。作者分别将野生型与GPR 15 缺失突变体小鼠的na?ve T细胞移植入RAG 2缺失突变小鼠。结果显示:GPR 15缺失突变小鼠T细胞并不能像野生型那样引起小鼠肠炎。最为阳性对照,Treg的联合移植同样抑制了野生型小鼠T细胞产生的肠道炎症反应。

  GPR 15 缺失突变体 T细胞丧失引起肠炎的能力有两种解释:1、效应T细胞的产生受到了影响;2、效应T细胞能够正常产生,但其想大肠迁移的能力受到了影响。为了证实具体是哪一种原因,作者将GFP+ GPR 15 -与GFP+ GPR 15+ 细胞混合以后移植进入RAG 2缺失突变体小鼠中,并且在肠炎症状出现之前对T细胞的分布做了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GFP+ GPR 15 -细胞,GFP+ GPR 15+细胞更倾向于在大肠部位累积;另一方面,两类细胞在分化为Th1与Th17的能力上并没有明显差别。以上结果证明GPR15主要影响了T细胞向大肠组织的迁移。

  之后,作者为了研究这一从小鼠样本得到的结果是否对人同样适用,对溃疡性结肠炎(一类Th2型自身免疫病)患者、克隆氏症(一类典型的Th1/Th17型自身免疫病)患者及正常人的样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GPR15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IL-5+,IL-13+细胞类群中表达量远高于其他样本(即与Th2细胞相关);另外,与之前对小鼠样本研究的结果相反,人体样本中GPR15在Treg细胞中几乎没有表达。进一步的分析得出:人体中GPR15阳性的CD4+ T细胞高表达IL-4(即Th2类型),而小鼠中GPR15阳性的CD4+ T细胞高表达IL-17(即Th17类型)。这一结果表明GPR15在人体与小鼠中的表达谱具有明显的差别。

  之前的研究已经非常清楚:GATA-3是Th2细胞分化的标志性转录因子。因此,作者希望了解GPR15在人体Th2细胞中的大量表达是否与GATA-3相关。通过CHIP(chromosomal Immune precipitation: 一类研究转录因子与DNA相互作用的技术,常使用于转录调控分析中)。方法证明:在人体Th2细胞中,GATA-3特异性地与GPR15上游增强子区域结合,而小鼠Th2细胞中则没有这一现象。这一发现解释了GPR15在人体Th2细胞中高表达的原因。另外,作者还比较了在人与小鼠Treg细胞中FoxP3是否参与调控了GPR15的表达,CHIP结果显示:在人体Treg细胞中,FoxP3与GPR15上游增强子有很强的相互作用,而在小鼠中相互作用则很弱。这一发现暗示了我们在人体Treg中,FoxP3特异性地抑制了GPR15的表达。

  综上,这一研究首次提出了GPR15作为效应T细胞向大肠组织迁移的"homing"受体,它在人体与小鼠不同细胞中的表达,引导了不同类型的效应T细胞向大肠移动。这一效应导致了不同的自身免疫疾病的产生。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