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关于梭状芽胞杆菌性肌坏死的诊断检查介绍

2023.1.28

  1.对有大血管损伤、大块肌肉坏死、开放性骨折、深部穿入伤及有异物存留的盲管伤,应高度警惕发生气性坏疽的可能。

  2.注意创口突然发生剧烈胀痛,创口周围突然肿胀或伤后早期出现毒血症症状,如高热、神志不清、烦躁等。特别对上石膏绷带的患者,更应密切观察,必要时拆除石膏,检查创口。

  3.局部检查要注意:

  ①有无水肿、水疱、组织间气肿(触诊有捻发音)、皮肤变色(呈苍白、暗红或紫黑色)、组织坏死及创口内大量尸臭味的浆液样血性分泌物。

  ②创口分泌物涂片,检查有无革兰阳性梭形芽胞杆菌,同时作细菌培养(包括厌氧菌培养),亦可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和免疫酶标组化法快速测定。

  ③早期疑有气性坏疽时,可作X线摄片,观察组织间有无气体,必要时2~5h检查1次,观察气体及其分布变化。

  4.全身检查应注意,

  ①有无高热、神志不清、衰竭、黄疸等严重毒血症表现。

  ②作血培养,测血尿素氮、肌酐,必要时作总胆红素、游离胆红素及肝脏酶谱检查。

  ③测定血红蛋白量,以确定有无进行性贫血。查尿液,注意尿胆素原、尿胆素是否增加,有无蛋白尿。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