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关于白带常规若干问题的商榷

2021.5.07


    阴道分泌物,俗称“白带”,其常规检查主要用于雌激素水平的判断和女性生殖系统炎症、肿瘤及STD的诊断。目前,关于阴道分泌物的常规报告项目各实验室基本一致,但是检验方法和报告方式却存在差异,对此,笔者曾就工作中遇到的某些疑惑与同行进行过交流,现将有关问题和达成的共识归纳如下。

    一、报告单中“霉菌”一词的使用是否合适?

    笔者在网上搜索过很多医院的白带报告单,发现很多医院关于这一项目都以“霉菌”作为报告方式。在工作中,也有很多带教老师依然使用“霉菌”一词。其实不妥,根据人卫版《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第5版——真菌,分为单细胞真菌和多细胞真菌,前者包括酵母菌和类酵母菌,如白念珠菌;后者由菌丝和孢子两大基本结构组成,这类真菌,称丝状真菌,又称霉菌。而霉菌,其实并不是一个生物分类学的名称,而是一些丝状真菌的通称,可能属于真菌,也有可能属于放线菌门。由此可见,真菌和霉菌并不对等,而且根据人卫版《临床检验基础》第5版,85%阴道真菌为白假丝酵母菌(白念珠菌)。

    结论:使用“真菌”一词进行报告更加严谨,我们甚至可以更具体地报告孢子、芽生孢子、假菌丝、菌丝,并有意识地体现出其数量,因为据王建中主编的《临床检验诊断学图谱》下册介绍,正常育龄妇女阴道中可少量定植白念珠菌,阴道分泌物见到0-1个孢子/HPF一般无临床意义。假如我们镜下偶见真菌孢子,而报告真菌阳性,那么后果可想而知。由此可见,报告真菌的数量是有一定意义的。

    二、以「+」报告白细胞数是否合适?

    在工作中,有时会看到同事纠结于白细胞该报几个+的情况,特别是白细胞处于一个临界点的时候,更郁闷的是不同人可能得出不一样的结果,而这种报告方式更是让很多实习生感到迷茫,因为他们不知道判断+~++++的判断标准是什么,问带教老师,不同的人可能告诉他们不同的答案,实习生即是未来的检验工作者,今日的迷茫可能就是日后的不规范和不同标准。如果只是轻微的阴道炎或许问题不大,但是临床上有些病人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此时的白细胞结果至关重要,如果实际结果是所谓的3+却被误判为2+,医生根据此结果进行手术治疗的话有可能引起术中感染。而如果将2+误判为3+,则可能导致临床不必要的治疗,反而破坏阴道的微生态环境。其实,翻遍了各种工具书,都是推荐以个数进行报告的,可以是最低~最高个数/高倍视野(HP)或多个视野平均值/HP这两种形式。当然,笔者个人认为,非要以「+」的形式进行报告也并无可,前提是必须在报告单上注明+~++++所代表的白细胞数量,如此便可统一标准,也可实现不同实验室之间检查结果的互认。其实,以「+」作为报告形式的弊端不单体现在白带常规上,更明显地是体现在尿液、前列腺液上。关于此问题,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大垸医院检验科的孙学廷老师曾在“检验时间”公众号上发表过一篇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自行搜索阅读。

    结论:白细胞数量建议以“最低~最高个数/高倍视野(HP)或多个视野平均值/HP”的方式报告,如欲以「+」作为报告方式,须在报告单上注明+~++++所代表的白细胞数量。而对于白带中的上皮细胞、尿液中的结晶、前列腺液中的卵磷脂小体书上已给出了+~++++的判断标准,可以此形式报告。

    三、发现线索细胞是否等同于报告单上的线索细胞阳性?

    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诊断标准为:①阴道分泌物稀薄均匀。②分泌物PH>4.5。③胺试验阳性。④线索细胞阳性。以上4项中至少3项阳性可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其中线索细胞阳性必备。一直以来,又不少人认为镜下查见线索细胞就等同于线索细胞阳性,其实不然,根据李力主编的人卫版《妇产科实验室诊断》第1版,线索细胞占全部上皮细胞20%以上者为线索细胞阳性。关于细菌性阴道病检验工作者常见几个误区:(1)误以为查见线索细胞就等同细菌性阴道病。(2)误以为只要见到线索细胞就是线索细胞阳性。(3)误以为BV病人一定有症状(实际上约有半数的患者无临床症状,所以当临床表现不符的时候也不要轻易否定自己)。

    结论:检验工作者除了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外,还需要注重临床知识的积累,既能用实验室检查结果解释临床表现,又能根据临床现象验证实验室结果。

    四、需要知道的几个知识点

    1、10%氢氧化钾溶液可溶解其他细胞成分,可提高假丝酵母菌的检出率。对于多次湿片法检查为阴性或为顽固病例,为确诊是否为非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可采用培养法。PH测定具有重要鉴别意义,若PH<4.5,可能为单纯假丝酵母菌感染,若PH>4.5可能存在混合感染,尤其是BV的混合感染。——《妇产科学》第8版

    2、 清洁度好不代表不存在感染,例如细菌性阴道炎时,仅为乳酸杆菌的减少、杂菌增多,而白细胞不增多,上皮细胞却增多。当病人有临床症状但实验室报告为正常清洁度遭遇质疑时,可据此进行解释。事实上,阴道清洁度的判断标准并不涉及真菌、滴虫、线索细胞等因素,只不过我们习惯了见到上述因素时将其判为Ⅲ度或Ⅳ度,因为此时这些因素才是临床医生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当然,这仅是本人的一点猜测,是否需要按照原来的标准判定恐怕还是应该由专家来定论。

    3、根据《威廉姆斯妇科学》介绍,滴虫性阴道炎同时出现厌氧菌过度生长,合成挥发胺,因此,诊断BV要显微镜下除外滴虫感染。而《临床检验诊断学图谱》下册则提出部分分泌物中无或少见典型线索细胞,但整张图片密布细小的球杆菌,犹如洒满细砂(菌砂现象),唾液酸苷酶活性测定呈阳性反应,同样具有诊断意义的说法。

    个人感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诚不欺我也。一方面,书本开拓了我们的视界,赋予了我们认识其他事物的能力;另一方面,如果只着眼于书上的知识,不进行实践和思考,必然坐井观天,人云亦云。事实上,很多书籍不过是一家之言,唯有通过不同著作之间的对比,结合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加以思索和探究,方能不被蒙昧。检验,就应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如此方能为临床提供准确的结果。想要提高本科室的地位,首先要规范操作,自己做出来的结果都模棱两可难圆其说,又凭什么获得临床的信任?!本文提到的问题由来已久,至今悬而未决,诸多同行也对此颇有微词,笔者很期待检验界的大咖们能早日帮助我们制定更加规范的标准。

    笔者能力有限,本文如有错漏争议之处,欢迎广大同行拍砖讨论!

    【参考文献】
    1、人卫版《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第5版
    2、人卫版《临床检验基础》第5版
    3、《临床检验诊断学图谱》下册
    4、人卫版《妇产科实验室诊断》第1版
    5、《妇产科学》第8版
    6、《威廉姆斯妇科学》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