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南京师范大学一项研究显示抗损坏性蛋白导致真菌耐药

2016.3.30

  器官移植手术后最担心什么?真菌感染!手术中使用的免疫制剂会降低病人的免疫力,真菌感染经常是致命的,尤为突出的是长期用药导致病原菌的耐药问题。

  最近,南京师范大学陆玲教授课题组的一项研究成果回答了病原真菌为何耐药,有望为抗真菌感染的新药筛选提供理论依据。该成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美国微生物学会的专业顶级期刊 mBio上。

  病原真菌耐药是世界性难题。世界卫生组织在2015年通过决议敦促各成员国重视微生物耐药性问题。我国科学家也积极响应开展相应研究,陆玲教授课题组2014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时,已经有了十多年的研究丝状真菌的基础,积累了一批相关的遗传菌株。

  在以往的研究中,一般认为真菌产生耐药性的途径主要是改变药靶结构、激活药物外排泵将细胞内药物泵出。而陆玲教授课题组通过研究发现病原真菌烟曲霉中存在一个抗损坏性蛋白家族,它们通过结合和去结合血红素协同调控真菌细胞对于药物的易感性,从而影响药效。

  陆玲说:“我们的发现虽然不能马上产出新药,但将有助于我们认识到提高药效的可供选择的途径。”目前,陆玲教授课题组的这种设想已经在动物实验中得到了印证。

  动物研究结果表明,如果破坏了病原真菌的主要抗损坏蛋白,即可大大提高抗真菌药物的药效,测试小鼠只需用非常少的药量就可以将病原菌杀灭。因此,该成果将会对于肿瘤和器官移植等免疫缺陷病人的抗真菌感染提供一条新药研制的途径。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