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MOF薄膜在光电导人工突触领域的应用

2021.6.18

  近年来,人工突触成为了国内外关注的热点。基于钙钛矿、有机聚合物、无机半导体等材料的人工突触器件已经被广泛的研究。但材料的稳定性是阻碍人工突触器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开发高稳定性新型材料是实现人工突触走向应用的理想途径。

  二维导电金属有机框架薄膜(metal-organic framework, MOF)是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连接而成的多孔材料。由于其具有高的结构稳定性、性能可调和优异的导电性等优势,在催化、能源、生物医药、微电子器件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近日,中科院化学所陈建毅研究员、刘云圻院士以四(4-羟基苯基)卟啉为配体,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二维层状导电MOF薄膜(Cu-THPP),进一步探索了其在光电导人工突触领域的应用。

  294023_202106180938221.jpg

  以Cu-THPP MOF薄膜为活性层制备的人工突触器件对420 nm激光具有良好的光电响应。当外界激发光撤去后,该器件表现出电流信号记忆效应。当该器件连续受到外界光激发时,表现出电流增强效应。这与人脑突触的记忆功能类似。即:单次学习会是人脑产生短时记忆,而多次重复学习有助于提高大脑的记忆。

  294023_202106180938331.jpg

  同时,该器件对光强、光功率、光频率、光刺激数等外界刺激信号产生了不同的记忆时间和记忆强度。其中,器件的记忆时间随激发光的频率提高而延长。在低频率刺激下(0.1 HZ),该人工突触器件的记忆时间不足100 s。在高频率刺激下(20 HZ),该人工突触器件的记忆时间超过300 s。这与人脑突触的记忆是一致的。即:短期的训练或学习会促进人脑产生短程记忆。而长期的高频率重复训练或学习有助于人脑产生长程记忆。总体而言,本工作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二维层状Cu-THPP MOF薄膜,并实现了模拟人脑突触记忆的基础功能。这为进一步开发MOF材料及探索其在人工智能、人工突触、人工视网膜等新兴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294023_202106180938451.jpg

  以上成果近期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上发表,文章第一作者是中科院化学所2019级博士生刘友星,通讯作者为陈建毅研究员、刘云圻院士。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