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青年脑梗死患者病因及机械取栓治疗临床分析-2

2022.2.02

2.治疗及预后

 

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均进行了血管内治疗。基底动脉闭塞2例患者中,1例采取单纯中间导管吸栓后1次开通血管,1例中间导管吸栓后再支架拉栓1次开通血管。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3例患者中,1例脂肪栓塞患者采用单纯中间导管吸栓后部分血管再通,1例采取单纯支架拉栓开通血管,1例采取导管吸栓联合支架拉栓开通血管。介入耗材中间导管为DAC 057导管,使用拉栓支架为Solitaire AB或Trevo。1例脂肪栓塞患者住院期间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随访3个月,1例MRS 3分,该患者起病NIHSS评分35分;3例MRS≤1分。有效血管开通率(TICI血流3级)达到80%,临床治疗有效率达80%。见表1。

 

表1 本组病例概述

 1571566275946628.png

3.讨论

 

3.1 病因 

 

青年脑卒中是指<45岁发生的卒中,占脑卒中的5%~15%。病因包括:(1)动脉病变: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原因);非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夹层、烟雾病、炎性病变、辐射所致动脉病变。(2)心源性卒中:心脏瓣膜和心内膜病变、心律失常、卵圆孔未闭、心脏黏液瘤。(3)高凝状态:抗磷脂抗体综合征、高黏血症、蛋白C/S缺乏。(4)其他:偏头痛、口服避孕药、特发性。澳大利亚国家卒中临床指南指出,小儿脑梗死病因主要有感染、外伤、心脏疾病、血管畸形等。龚家俊等报道40例小儿脑梗死患者,感染占40%,外伤占15%,不明原因占17.5%,其他有烟雾病、先天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HIV等。

 

PETER等研究发现,脑动脉血栓病理检查血栓成分可能与血栓来源有相关性,富于红细胞的血栓与非心源性有关,而富于纤维蛋白的血栓与心源性关系更密切。本文5例患者明确病因脂肪栓塞1例,颈动脉夹层1例,可能病因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可能大脑中动脉夹层1例,不明原因1例。自体脂肪移植术是局部凹陷畸形的常用方法,脂肪栓塞是其严重并发症。脂肪栓塞发生与动静脉血管损伤及脂肪细胞损伤有关。为寻找青年患者脑梗死病因,需详细询问病史,同时应常规进行心脏影像、头颈部血管影像学、凝血功能、免疫学、及血栓成分病理学检查等。

 

3.2 大血管闭塞急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指出,对于≥18岁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血管内治疗获益明确,对<18岁的患者行血管内治疗可能是合理的。美国AHA/ASA 2015指南指出,对于一些年龄<18岁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支架回收器进行血管内治疗可能是合理的。支架取栓是目前取栓的主流模式,支架取栓的优势:再通率高,预后较其他方式好。但单一支架取栓不能应付多种情况:大负荷血栓不能快速取出;血栓逃逸远端、其他分支;部分类型的血栓不适用,如脂肪栓塞;原位斑块狭窄导致闭塞需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

 

实际工作需根据不同闭塞病变选择相应的手术材料。作者认为,如果考虑基底动脉栓塞的患者,可以首先使用中间导管抽吸,中间导管容易到位,抽吸血栓成功率较高,花费低;对于年龄大且原位狭窄患者,不宜过多复杂操作,动脉溶栓有时候可能是一种简单有效方法。2017年美国卒中大会公布的ASTER研究对比研究了抽吸与拉栓技术,二者在有效性及安全性方面没有差别。

 

3.3 青年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临床预后 

 

青年脑卒中患者病因主要为栓塞,大血管本身无明显病变,进行血管内支架拉栓或吸栓治疗血管开通率高;另外,患者年龄小,脑组织修复及代偿好,临床预后普遍较好。本文4例患者取得较好临床预后,有效率达80%。1例脂肪栓塞患者通过导管吸栓达到部分血管再通,但最终因多器官衰竭死亡。对于<18岁青少年及儿童患者,血管内治疗同样可以取得较好效果。由于目前缺乏高质量RCT循证证据,需进一步探索。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