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时评:不让“出成果”成为科研羁绊

2016.8.15

   “在基础研究领域,包括一些应用科技领域,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现在,广大科研人员发现,他们的科技创新活动有了更多自由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和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不要以出成果的名义干涉科学家的研究,不要用死板的制度约束科学家的研究活动。”这道出了科学家的心声,也反映出科技界一直以来机械地以“出成果”为导向的尴尬现实。

  科学研究需要出成果,这本是科研活动的应有之义。然而,一直以来,这种价值导向却演变为按照“计划”“规定”计算科研产出的模式,各种有违科学规律的管理方法大行其道:快出文章、快出大成果、快拿大奖,诸如此类说法和做法,“十几年如一日”。科技界也认识到此类做法弊病丛生,但力图改革的种种努力总是收效有限,再加上具体政策和要求的“三四年一变”,让科技界普遍感到“无所适从”。

  时至今日,从政府到企业,从经济领域到社会领域对“数字”的强调与看重依然如故,科学研究领域也不例外。强化数字指标的管理本身并无不妥,但其导致的一种倾向就是强行规定增长速度,每年、每个季度,甚至每个月都要有“数字上”的变化。这种倾向显然与科学研究的特殊性相违背。大凡重大科技成果或重大突破,必然是长期坚持和积累的过程,“短平快”拼凑出来的所谓成果不仅华而不实,也不断侵蚀着中国科技的公信力,挫伤了一大批愿意长期坐冷板凳、潜心研究的科学家的积极性。

  同时,科技管理部门热衷于进行各种各样的评估,东一个考核,西一个检查,让科学家疲于奔命、焦头烂额。而且,有些考核和评估具有随意性,科研人员不得不花大精力关注和应对这些事物,从而扰乱了正常的科研节奏。按有些科研人员的说法,他们百分之三四十的时间要用在写申请书找资金上,另外还要花时间应对验收、评审等等。这样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已然严重影响到科研活动本身,更遑论所谓的科研产出了。

  对研究人员来说,有一定的压力和紧张感未必是坏事,但被评估和检查“追赶”的科研,显然不是正常的科研秩序。

  片面强调“出成果”,还导致科研资金和科技资源在分配和管理上的失衡与不公平。不少科研人员反映,研究项目、研究方向跟着资金转,这边有资金做这个,那边有资金做那个,结果只能是研究工作缺少长期预期,而这恰恰是当下国内科研工作中的一大弊病。科学研究要着眼长远,科研环境不能急功近利,否则,欲速则不达。

  据了解,江苏省已实施自然科学基金新的资助政策,针对刚进入科研岗位的年轻博士,在其申报青年基金时每项资助20万,每年资助1000名,这种资助数量和力度堪称领跑全国。对刚刚起步、最有创新活力的青年科研人员扶上马、送一程,给予了他们自由探索的基本保障,这些举措无疑是值得肯定和借鉴的。

  创新难,原始创新更难,前无古人的工作失败的概率极大。因此,在科研管理上,鼓励创新重要,倡导宽容失败的科研文化更加重要。创新活动的过程与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历史上很多发明创造往往是经历诸多失败和挫折才最终取得成功的。

  在科研中,人毫无疑问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的人才管理应高瞻远瞩、化繁为简,想办法把科研人员从各种报表、数据指标中解放出来,而不是让他们为之所累。管理的实质是服务,是促进,而不是设置障碍。因此,如何为优秀的科学家松绑,给予他们自由宽松的科研氛围、合理的个人报酬机制、科学家调配资源开展研究的自主权力等,是当前科研管理改革的当务之急。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