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肺隔离综合症经皮导管血管栓塞术诊疗分析-2

2022.1.27

讨论

 

在本例中,患者隔离肺叶位于最常见的左肺下叶,但其供血动脉起源于胸主动脉,主干较粗,供血量大,末端动脉分布广泛,单纯外科治疗风险高,因此介入治疗是较好的治疗方式。在行主动脉栓塞术时,隔离肺叶供血动脉起始部较粗,考虑弹簧圈有可能脱落,因此并未选择在该处放入,而是在其后部迂曲走形的狭窄处放置弹簧圈进行栓塞,虽然残留一段具有血供的分支动脉,但栓塞部位后方未见血流通过且患者术后临床表现良好。

 

因此,这例手术提示,在应用经皮导管血管栓塞术治疗肺隔离综合征时,应结合实际的异常分支血管的粗细,走形等来选择栓塞点,既要使栓塞剂牢固的停留在栓塞点,又要达到临床要求的治疗效果。不能一味地寻求对异常分支血管源头栓塞。肺隔离症为一种先天性肺发育畸形,其发病学说目前尚不能统一。根据其是否具有独立的脏层胸膜分型为叶内型、叶外型,叶内型最为常见。肺隔离症患者缺乏特殊的临床表现,常表现为反复的咯血、感染,临床诊断困难,常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部感染等疾病进行鉴别。

 

影像学表现是诊断肺隔离症的主要依据,常规的胸部X线诊断困难,多采用胸部CT平扫加增强检查,血管造影是诊断肺隔离症的传统方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是肺隔离症诊断的金标准。目前,肺隔离症主要有3种治疗方式:直视下隔离肺叶切除术、经胸腔镜下隔离肺叶切除术以及介入治疗。介入治疗相比于前两种治疗方法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是治疗肺隔离症的一种微创、安全的方法。介入治疗所选的拴塞剂多为弹簧钢圈、无水乙醇、明胶海绵、聚乙烯醇(PVA)颗粒等。

 

本例患者治疗应用栓塞弹簧圈对供血动脉进行栓塞,栓塞效果良好,术后患者未出现特殊不适症状。介入栓塞术虽然是治疗肺隔离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但仍然有其不足之处,根据李等的报道,介入治疗的主要缺陷有:①若病人异常供血动脉较细而且走形迂曲,就会增加插管难度,往往需要更换导管、导丝、及栓塞剂行二次治疗;②由于治疗在肺隔离症中的应用实践较短,因此缺乏远期随访报道。

 

除此之外,栓塞不彻底,异位栓塞等情况时有发生,对于反复感染的肺隔离症患者,常首选外科手术治疗。尽管如此,以发展的眼光分析,介入治疗手术创伤小,费用低且更为安全高效,能在可视条件下准确分析异常供血动脉的粗细、位置及方向,为患者选择合适、合理的治疗方式,符合当今个性化医学的发展方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