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深度解读:端粒与癌症的那些事!

2015.5.21

  当机体细胞分裂时,子代细胞通常会接收来自母体细胞基因组的相同拷贝,然而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偶然性的错误往往会产生引发癌症的基因突变;为了避免有害基因对有机体的不利影响,产生偏离正常染色体数量的突变细胞就会被细胞的保护性机制所清除;近日,来自德国弗里茨—李普曼研究所( Fritz Lipmann Institute, FLI)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端粒的关键角色,其可以“感知”携带错误染色体数量的细胞,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The EMBO Journal上。

  端粒会通过产生压力信号来抑制非整倍体细胞的增值进而对非整倍性作出反应,然而合成端粒的端粒酶或许可以通过减缓端粒所诱导的压力信号来间接促进非整倍体细胞的存活,进而促进机体致癌作用的发生。

  端粒是线性染色体的末端结构,其由重复性的DNA序列和特殊的端粒结合蛋白所组成,端粒可以在线性染色体末端形成一种保护性的“帽子”来抑制染色体不稳定;为了完成端粒DNA的复制及端粒功能的发挥,就需要一种特殊的端粒酶,过去20年的研究表明,端粒和端粒酶在抑制和促进肿瘤发生上扮演着双重的功能。

  在成年人类机体中,端粒酶的活性大部分局限于干细胞中,在大部分的人类细胞中端粒酶活性是缺失的;当端粒酶缺失时,端粒就会缩短细胞的寿命抑制肿瘤的发生,然而染色体端粒越短的细胞越容易失去帽子结构,从而就会导致细胞发生灾难及遗传不稳定性的发生,从而引发许多类型的癌症。而端粒酶的活性则可以保护机体免于肿瘤的形成。

  如今研究者非常好奇端粒和端粒酶在肿瘤形成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许多研究都表明较长的功能性端粒可以感知染色体的不稳定并且抑制非整倍体细胞的增殖和生长;而端粒酶的活性则具有恶化的效应,端粒酶可以促进非整倍体细胞绕过端粒的保护性机制,从而间接增强缺陷性细胞的生长,因此端粒酶可以促进癌症的发生。

  研究者Karl-Lenhard Rudolph说道,我们的研究表明,端粒和端粒酶或许可以作为潜在的抗癌疗法的新型靶点;目前有研究推测通过抑制端粒酶的活性,肿瘤细胞或许就会引发端粒缩短而死亡,然而开发新型疗法需要漫长的时间,端粒随着细胞每次分裂会不断缩短,而本文研究表明,端粒酶活性的抑制或可立即阻断肿瘤细胞的生长。

  后期研究者还将继续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来解决更多的问题,比如端粒如何感知染色体数量的不平衡,端粒酶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机制使得细胞绕过端粒的保护效应的?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