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大政:基因及生物技术为战略性科技攻关及新兴产业地位

2021.3.15

  “十四五”规划发布,确定基因及生物技术为战略性科技攻关及新兴产业地位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简称“‘十四五’规划”)正式发布,明确“基因与生物技术”作为七大科技前沿领域攻关领域之一;“生物技术”作为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其中“基因技术”为未来产业。基因慧整理“十四五”规划部分要点(全文见文末链接)以及“基因与生物技术”的相关内容如下。

  一、发展环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

  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年产量连续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教育公平和质量较大提升;

  金融风险处置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对外开放持续扩大;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和水平大幅提高;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国防和军队建设水平大幅提升,国家安全全面加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

  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期

  全球能源供需版图深刻变革

  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

  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

  二、战略及目标:高质量发展阶段

  ■ 原则:五个”坚持“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新发展理念;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

  坚持系统观念。

  其中,在“新发展理念“提出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系统观念“提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 战略导向:六大”必须“

  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必须建立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

  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改革;

  必须坚定不移扩大开放;

  必须强化国内大循环的主导作用。

  ■ 主要目标

  

banquan24.jpeg

  三、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生物医药、生物技术在列

  ■组建生物医药等六大领域的国家实验室

  量子信息、光子与微纳电子、网络通信、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现代能源系统等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

  ■ 实施生命健康等八大领域的科技攻关

  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见下表)。

  

banquan24.jpeg

  ■ 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基础设施

  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大湾区、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立四大类型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其中转化医学研究设施定位为民生改善型。

  

banquan24.jpeg

  ■ 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着眼于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培育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7%。

  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

  推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产业,做大做强生物经济。深化北斗系统推广应用,推动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健全产业集群组织管理和专业化推进机制,建设创新和公共服务综合体,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鼓励技术创新和企业兼并重组,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发挥产业投资基金引导作用,加大融资担保和风险补偿力度。

  前瞻谋划未来产业

  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在科教资源优势突出、产业基础雄厚的地区,布局一批国家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强前沿技术多路径探索、交叉融合和颠覆性技术供给。

  实施产业跨界融合示范工程,打造未来技术应用场景,加速形成若干未来产业。

  四、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职能。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其中,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以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为导向,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非公立医疗机构为补充,扩大医疗服务资源供给。

  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以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边境口岸城市、县级医院为重点,完善城乡医疗服务网络。

  提升医护人员培养质量与规模,扩大儿科、全科等短缺医师规模,每千人口拥有注册护士数提高到3.8人。实施医师区域注册,推动医师多机构执业。稳步扩大城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范围……

  ■健全全民医保制度

  ■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

  ■建设体育强国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其中,加强公共卫生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强化病媒生物防制。

  五、建设数字中国: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数字技术融合

  ■ 数字产业化

  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提升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软件等产业水平;

  构建基于5G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

  鼓励企业开放搜索、电商、社交等数据,发展第三方大数据服务产业;

  促进共享经济、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产业数字化,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

  在重点行业和区域建设若干国际水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深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环节的数字化应用,培育发展个性定制、柔性制造等新模式;

  加快产业园区数字化改造;

  深入推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培育众包设计、智慧物流、新零售等新增长点;

  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

  

banquan24.jpeg

  ■ 建设数字化社会和生态

  涵盖智慧便捷的公共服务、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美好数字生活、数字政府等方方面面。其中,“基因与生物技术”相关的内容包括智能制造以及智慧医疗,

  在智能制造领域,推进设备联网、生产环节数字化连接和工业链协同,推进生产数据贯通化、制造柔韧化等。在智慧医疗领域,加快医疗卫生机构数据共享,推进临床辅助诊断等应用,运用大数据提升对医疗机构和医疗行为的监管能力等。

  

banquan24.jpeg

  六、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

banquan24.jpeg

  ■ 以基础设施协同,发展城市群和都市圈

  以促进城市群发展为抓手,全面形成“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

  依托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中心城市,提高1小时通勤圈协同发展水平,培育发展一批同城化程度高的现代化都市圈。

  ■ 发展大中城市先进制造业,因地制宜发展小城镇

  立足特色资源和产业基础,确立制造业差异化定位,推动制造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完善大中城市宜居宜业功能;

  因地制宜发展小城镇,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支持东部地区基础较好的县城建设,重点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城镇化地区县城建设,合理支持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建设。

  七、其他:基因与生物技术赋能安全、农业、海洋、生态等领域

  ■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其中,包括粮食安全、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公共安全、社会稳定和安全等。在公共安全领域,加强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内容包括:

  建立健全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完善国家生物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和防控应急预案制度,健全重大生物安全事件信息统一发布机制。

  加强动植物疫情和外来入侵物种口岸防控。

  统筹布局生物安全基础设施,构建国家生物数据中心体系,加强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建设和运行管理。

  强化生物安全资源监管,制定完善人类遗传资源和生物资源目录,建立健全生物技术研究开发风险评估机制。

  推进生物安全法实施。加强生物安全领域国际合作,积极参与生物安全国际规则制定。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其中,加强农业良种技术攻关,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业龙头企业。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方式,建设智慧农业。

  ■ 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其中,围绕海洋工程、海洋资源、海洋环境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壮大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推进海水淡化和海洋能规模化利用,提高海洋文化旅游开发水平。深化与沿海国家在海洋环境监测和保护、科学研究和海上搜救等领域务实合作,加强深海战略性资源和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价。

  ■ 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其中,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构筑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加强国家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修复,加强外来物种管控。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