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治疗小儿房室传导阻滞的相关介绍

2022.12.26

  治疗应针对病因进行,消除致病因素,对症治疗。一度及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无需治疗。二度Ⅱ型心室率较慢者,可用药物提高心率,同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

  1.定期随访

  心室率在60次/分以上者不需治疗,应定期随访。

  2.药物

  心室率较慢可用下列药物提高心率:阿托品、麻黄碱、异丙肾上腺素等。

  3.合并症的处理

  出现心力衰竭或阿-斯综合征,可先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提高心率,改善心功能,然后安置永久性起搏器。并同时对症治疗、供氧、升压及纠正酸中毒等。

  4.安装起搏器

  适应于以下情况:

  (1)心力衰竭。

  (2)阿-斯综合征。

  (3)心室率持续缓慢,婴儿<55次/分,如有先天性心脏病则<65次/分。儿童<45次/分。

  (4)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或室性心动过速。

  (5)阻滞部位在希氏束以下,QRS波时间增宽。

  (6)运动耐力中度或重度受限。

  (7)新生儿期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时可应用临时起搏器。

  (8)急性心肌炎或心内手术后,发生严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采用临时起搏治疗。如2周后仍未恢复,则需要安置永久起搏器。

  5.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

  (1)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胎儿发生宫内窒息或胎儿水肿,应紧急剖宫产,并做好安置起搏器及抢救心力衰竭的准备工作,出生后立即治疗。胎龄过低者,试用宫内起搏治疗,未获成功。

  (2)后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治疗应消除病因。心内手术避免损伤房室传导系统。感染性或病毒性心肌炎可加用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以消除传导组织水肿及炎症反应。药物中毒者,立即停药,并予相应治疗。

  6.部分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

  部分性房室传导阻滞属于先天性者较为少见。其主要病因为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白喉或其他病毒传染病及洋地黄、奎尼丁、普鲁卡因胺等药物中毒、低钾血症及迷走神经兴奋等。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