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中国科学院院士、分析化学家陆婉珍——耕耘苦久仍从容

2014.11.04

121036_201511181526071.jpg

121036_201511181526271.jpg

1959年,陆婉珍(左)参加国庆游行。

121036_201511181526272.jpg

1982年,陆婉珍(左一)在美国参加核磁共振硬件维护培训班。

121036_201511181526273.jpg

青年时代的陆婉珍。

121036_201511181526274.jpg

1993年,陆婉珍在实验室指导研究生。

  陆婉珍,1924年9月29日生于天津,籍贯上海。1946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工系,1949年获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硕士学位,1951年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学位。1953年至1955年在美国玉米产品精制公司任研究员。归国后曾任石油工业部石油炼制研究所分析组组长,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分析室主任、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长期从事分析化学及石油化学的研究工作。主持系统评价中国原油资源,并出版了《中国原油的评价》,为原油合理加工提供了科学依据。多次参加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如大庆喷气燃料的烧蚀作用机理等。指导建立了从天然气到渣油的整套组成分析方法。其中开发弹性石英毛细管色谱柱,并研究成功新型填充毛细管色谱法快速分析炼厂气,以及新型多孔层毛细管色谱法分析汽油中不同碳数的烃组成等成果有所创新。1995年以来,致力于近红外光谱仪的研制及应用。

  午后的阳光穿过窗户照射进来,紫色的蝴蝶兰映照着陆婉珍灿烂的笑容和微卷的银发。

  “我带的最后一个研究生去年毕业了。”

  “我还参与光谱组的工作,但管得也不多了,主要是给他们出题目,帮忙搞搞外联。”

  ……

  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的家里,87岁的陆婉珍院士神采奕奕地说着自己的生活,完全不似耄耋之年的老人。

  青年求学之路

  她懂得,在这个领域干必须做好这样的准备:一是研究工作既长且苦,二是研究成果可能要过很久才会体现出其经济价值。

  1924年9月,陆婉珍出生于天津。由于父亲的工作以及当时动荡的时局,陆婉珍随家人辗转多地。她在常州接受了启蒙教育并读完小学,在苏州女子师范读了一年初中,又在重庆读完了中学和大学。陆婉珍大学读的是化工系,她对化学的兴趣,主要来自于父亲的鼓励。

  陆婉珍的父亲是一位纺织工程师,青年时期曾在日本留学,毕业于日本纺织工学院。小时候陆婉珍常听父亲说,棉花原料总是有限的,合成纤维一定是今后纺织业发展的主力。

  高中时期,陆婉珍又遇到一个很好的化学老师,“他是个和蔼幽默的老头,把化学课教得十分生动,这让我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陆婉珍回忆说。

  1946年,随家人回到老家上海后,大学毕业的陆婉珍进入上海原中纺印染厂工作。

  在这期间,陆婉珍获悉一位大学同学即将去美国留学,这位同学在大学期间与她十分要好。这件事激励了陆婉珍,“她能出去,我也一定能行!”乐观好强的陆婉珍参加了考试并写信联系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很快,她便收到了录取通知。1947年,陆婉珍顺利踏上了前往美国的航船。

  随后,陆婉珍帮助男友闵恩泽联系好了学校。1948年,闵恩泽来到了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工系。两年后,陆婉珍和闵恩泽在美国完婚。

  1953年,已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并完成了博士后研究工作的陆婉珍进入美国玉米产品精制公司担任研究员。

  陆婉珍清楚地记得,1953年春天,气相色谱的创始人Martin被请到西北大学作报告,当时气相色谱的发展前景并不为大众所了解,但主持报告的教授特别指出,要大家注意新的发现是怎样在艰苦工作基础上生长出来的。为了分离一些混合物,Martin用循环抽提法做了两年的艰苦实验,最终才发明了色谱技术。这些事情深刻影响了陆婉珍,使她懂得,在这个领域干必须做好这样的准备:一是研究工作既长且苦,二是研究成果可能要过很久才会体现出其经济价值。

  不过,1955年当陆婉珍与丈夫历经周折回到祖国时,她发现自己还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尽管她已经有了一辈子研究化学的决心,但国内还不具备让她开展研究的物质条件。

  石油工业部招收陆婉珍夫妇和其他6名归国的博士,让他们为即将成立的石油炼制研究所做筹建工作,并给每人安排了一个领域,陆婉珍分到的是石油分析。

  创建科研平台

  “几十年的工作中,我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任务就是建立一个能够对石化产品及各种催化剂、添加剂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平台。”

  从那时起的半个多世纪里,陆婉珍便一直在这里从事与炼油和化工有关的分析工作。光阴荏苒,当年的研究所发展成了今天的研究院;我国炼油分析学科及其应用技术研究也在陆婉珍等人的带领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开展工作之初,由于陆婉珍此前从未接触过石油,她感到困难很大。在领导的指点下,她认真参阅了由很多专家共同制订的“全国科学规划”。其中对于石油分析的规划十分详尽,包括了各种色谱、光谱、质谱等近代物理仪器分析,这让陆婉珍受益匪浅。但在具体开展工作的时候,又有一个问题困扰着她:用这些仪器去做什么研究?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陆婉珍越来越感觉到,分析工作要很好地为我国石油开发和炼制服务,必须组建一个高水平的技术平台,延揽高素质的人才、高水平的设备,还需要有针对性的高效分析方法。

  “几十年的工作中,我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任务就是建立一个能够对石化产品及各种催化剂、添加剂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平台。”陆婉珍说。

  正是通过这一平台,陆婉珍为我国石化研究领域奠定了一块重要的基石。

  在石油分析平台上,分析仪器是至关重要的。上世纪50年代,西方国家的禁运封锁手段使我国不能直接采购国外的仪器。陆婉珍记得,研究所的第一台红外光谱仪是从瑞典辗转买来的,这种仪器不能得到生产商的任何售后服务及零配件供应。为此,陆婉珍几十年来都在期盼本国仪器制造工业的兴起。在工作中,陆婉珍逐渐发现气相色谱在石油化工中用途极广,而且气相色谱技术仪器在国内大量生产是有可能的。于是,上世纪50年代后期,陆婉珍在我国率先开展了气相色谱技术研究,并为我国首套催化重整工业装置在大庆炼油厂成功试车做出了贡献。

  1962年,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铂重整装置即将在大庆炼油厂运行,石油工业部派出强大的队伍来参与这次试车。试运行中,多种产品都合格了,唯有二甲苯的干点指标总是不合格。为了找出原因,陆婉珍和队友们一连数天在实验室里拼命做实验,每天做到凌晨2点多。高强度的工作和零下35摄氏度的恶劣天气,让大家都觉得体力快跟不上了。陆婉珍感慨地回忆说,“当时大家都很着急,也不服输,因为我们想要赶在另一套从意大利购买的装置运行前开工,于是咬咬牙又接着干。”经过仔细观察,陆婉珍发现气象色谱仪的数据中,二甲苯色谱上的杂质谱图比例与原料油的谱图几乎是一样的,这个细微的发现让陆婉珍惊喜不已——这意味着,产品中极可能混入了原料油,生产系统里可能有漏油点。这个分析结果得出后,搞工艺流程的同志当即起身排查管道,结果发现成品油管道和原油管道相接处的阀门出了问题。阀门拧紧后,二甲苯的干点指标随即合格了。

  “如果没有熟悉流程的同志,仅有我的发现也没有用,但分析工作还是在这种情况下显现出它的重要性。指出产品为什么不合格,是分析平台的一大重要功能,可这一功能常常不被人看重,因为它的经济价值往往要等到某一时刻才能实现。”陆婉珍说。

  在大庆试车的同时,一项关于我国原油评价的任务交到了陆婉珍的分析平台上。研究院领导把从苏联学习带回的一套原油评价方法交由陆婉珍的团队整理研究。陆婉珍组织指导团队对各种原油进行了科学系统的评价。1986年,我国首次原油评价体系工作成功完成。“如果一定要说点功劳,那就是我保证了团队组织的健康有序。”陆婉珍谦虚地说。原来,当时不少人都觉得原油评价没什么技术,在人员安排上不重视这个团队,陆婉珍的严格把关让评价团队保持了精干的水平和整齐的风貌,对于系统严谨地完成原油评价任务起了重要作用。

  此后,为了充分发挥分析平台的作用,陆婉珍也曾介入一些炼油厂工艺的研究。她很快就意识到,分析工作是一种需要全身心投入的专业,于是陆婉珍专心转向分析工作,发挥自己作为平台负责人的指挥组织作用。

  1979年,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重新招收研究生;1994年,陆婉珍提出建立石化院的博士后流动站。30多年来,陆婉珍共培养了26位硕士、20位博士、5位博士后。

  上世纪60年代,陆婉珍率先研究了石化分析领域的多个重大问题,取得了一批创新成果,解决了生产实践中的诸多难题。例如,她研究了喷气燃料生产烧蚀问题机理,并基于这一理论解决了重整工艺中出现的大量结焦问题;较早开始将核磁共振技术用于石油及其他助剂的分析研究工作,多次为炼油过程及产品质量控制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建立和研制微量砷分析方法和仪器,解决了催化剂中毒问题等等。

  70年代后期,随着石化科技的发展,原有的色谱技术已显落后。陆婉珍指导团队开发出一种毛细管色谱新技术。但这种新技术的关键材料(毛细管色谱柱)国内并没有生产。她找到一家河北的企业,请他们帮助制造。在陆婉珍的指导下,该厂成功研制并生产出这种材料,从而填补了国内空白。毛细管色谱技术在工业生产上的应用推广,解决了石油组分和各种加工工艺中间体的分析。这项技术在当时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已是各项科研工作及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分析技术。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原油变重,工业生产上要求解决原油的重质成分分析问题。陆婉珍采用了核磁共振、凝胶色谱、液相色谱等多种先进的分析手段,较早地提出了有关重质油品组成的信息。

  进入上世纪90年代,陆婉珍依然没有停止创新的脚步。1991年,陆婉珍应用色谱法及质谱法对我国长期存在的润滑油抗腐蚀性不佳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某些硫化物的缺乏是造成上述性能缺陷的主要原因。

  1994年,陆婉珍开始投入近红外光谱仪的研制及应用。她带领团队采用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完成了该技术必备的硬件、软件及油品分析模型的研究和商品化,使得多项油品分析速度大大加快,并可及时了解生产装置运行情况并做相应调整。1997年以后,陆婉珍又把近红外光谱应用于过程分析技术,在汽油调合、催化重整工艺、MTBE生产及乙烯裂解工程中都得到了有效应用,实现了瞬时质量测定和系统优化控制,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2000年,陆婉珍和同事撰写的《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系统阐述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专著。

  笑对人生坎坷

  设立这个奖项,老两口不但拿出了最高科技奖奖励给闵恩泽个人的50万元奖金,还拿出了自家的50万元储蓄。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科研生涯中,陆婉珍院士为我国石化工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殊不知,这位笑容灿烂、看起来十分快乐的老人曾多次经受疾病折磨。有一次,一个青年人问她,“我们怎样才能像您一样顺顺利利地取得成就呢?”陆婉珍笑答,“我的人生道路并不顺利啊!”

  1986年,在一次体检中,陆婉珍被查出患了肾癌。当时大夫不给她看结果,她就知道自己有麻烦了。但陆婉珍并没有害怕,她的想法是,切了一侧肾,我还有另一侧呢,没什么大碍。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尽管陆婉珍经常感觉腰部酸痛,但她的研究工作并没有受到影响,相反,整个80年代陆婉珍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

  然而到了2001年,曾经的肾癌发生转移,陆婉珍又被查出患了肺癌。可她依然还是乐观如前,所关注和钟情的还是手头的研究工作。经过半年的治疗,她又成功战胜了肺癌。病好以后,陆婉珍继续投入工作,这时正值近红外光谱分析团队与自动化研究专家共同开发的“油品调和工艺”项目在广州石化运行,陆婉珍继续忙着协调及技术推广工作,忙着主持《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一书的再版工作,忙着指导研究生的课题研究工作……直到2010年初,她才逐渐放下具体事务。

  10年过去了,今年87岁的陆婉珍不但走路快、思维活跃,而且总是笑容可掬,精力充沛,甚至不用午休。今年1月,陆婉珍还跟着女儿女婿去深圳玩了一趟。

  2008年1月,闵恩泽院士荣获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励大会后的某一天,当闵恩泽与陆婉珍商量在石化院设立科技原始创新奖的时候,陆婉珍爽快地答应,“就按你的想法办!”设立这个奖项,老两口不但拿出了最高科技奖奖励给闵恩泽个人的50万元奖金,还拿出了自家的50万元储蓄。

  女儿和女婿都在美国工作,老两口早就习惯相互照应了。每天早上,闵恩泽会给陆婉珍做西式早餐。“最近有人送了我们一台咖啡机,很好用!”陆婉珍说起来怡然自得,“早上就能喝到现磨的咖啡了。”

  看她兴致很高,记者趁机问她,跟闵院士吵过架吗?“最近刚吵了一次,那天我出去聚会,忘了带手机,他打电话找不到我,回来就冲我生气。”陆婉珍说着笑开了花,“其实我知道,那是他在乎我呢!”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