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全方位精准补齐短板 环境监测仍需长效机制护航

2017.8.14

  在环境污染形势严峻的当下,“耳目”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环境监测体系的完善,监测网络的铺展成为环保行业的重点项目。随即,2017年的生态环境监测任务也相继下发,环保部将继续做好监督和管理工作。

  全方位精准补齐短板 环境监测仍需长效机制护航

  纵观我国目前的环境监测行业发展情况,客观需求增长,监测数据支撑着治污决策和运维管理。同时,市场上的监测产品也在变得更加丰富和多样化,测试精准度不断提高。密集的政策支持驱动环境监测市场发展,业内人士预测,“十三五”期间的环境监测产业规模有望增长为千亿级。

  那么我国在环境监测领域的部署有哪些,工作范围含有什么内容呢?根据规划,我国环境监测分为空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以及污染源监测四个大类别。细化这些领域,我国对于沙尘、颗粒物、酸雨、地表水、地下水、水源地以及耕地、工业用地等都进行了更加有的放矢的工作安排。

  在地域上来看,环境监测可以分为城市环境监测和农村环境监测;单论水环境治理,流域河湖以及近岸海域、水库都享受到了区别待遇;按区划来看,类似京津冀这样的地区也会被列为重点实施对象;以监测内容论,监测范围、监测项目、监测频次、工作方式以及数据报送等都有对应的规定。

  至于如何利用卫星、遥感、大数据、云平台、无人机这样的先进监测手段,相关规定正在不断补充和完善。政府和地方都在鼓励技术和模式创新,致力于完善科学管理体系,加大问责和执法力度,持续保障精准治理,构建长效机制。

  另一方面,从业者也必须看到,我国环境监测市场并不是铁板一块。污染物本身就具有复杂的形式、繁多的种类、非常规的异变,再加上整个行业都存在技术水平、专业性、机制等问题,挑战在所难免。

  就如今的环境监测系统来说,还缺少一些必要的法律标准。一些专家指出,环境监测相关规定的适用范围可以更广,程序可以更详细,管理方式可以更贴合需求。而且,从专业性出发来考量,如今的环境监测人员很多缺乏知识储备,有些缺乏实操技能,有些分工不明,也会导致监测效果差强人意。

  更需要提及的是再三被环保部点名的数据造假问题,尽管环保部屡次亮出“零容忍”的态度,环保督查也展开了严肃问责,但是这种情况并未完全消失。不少人认为,是时候拿出实际行动,用铁腕震慑监测数据造假行为,加大惩处力度,从经济、政治、法律三个层面施压。

  对此,环保部在强化问责的基础上,要求各省市展开专项检查。环保部表示,要确保该处罚的处罚掉,该移交的移交好,加强法制教育,落实监督管理,发现就要查,查到就要追究。而在其他短板上,相关法律法规会持续完善,未来更注重科学化管理和队伍建设,健全考核和问责机制。

  由于幅员辽阔,环境污染问题复杂,所以我国环境监测任务和工作需要逐渐细化。在加强环境监测建设过程中,一些问题开始凸显。为了构建环境监测长效机制,我国将不断完善顶层设计,注重科学化建设,提升监管能力,严格考核与执法。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