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南极新站环评报告将发布

2013.1.18

  鲜为公众所知的是,任何一个国家现在在南极建立科考站,必须拿到一系列破土动工的“许可证”,其中就包括综合环境评估,只有完成环评,才有可能通过所有南极条约协商国的审查。为中国南极第四座科考站(维多利亚地科考站)做前期环评的,正是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规划与管理研究所的杨海真教授团队。这也是该团队第二次接受国家海洋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委托,为南极建站做环评。

  继我国在南极建立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后,第4个科考站的选址调研工作已随着中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的出征而正式启动。

  2008年,杨海真教授团队曾完成中国首个南极内陆科考站昆仑站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填补了我国在南极地区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方面的空白。

  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 的独家采访后,杨海真教授团队第一次进入公众视线。

  正夜以继日地完善报告

  杨海真教授科研团队成员、同济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陆志波介绍,如果能成功在目前的选定位置建站,将对我国极地科研研究带来很大益处。

  中国现有的三个科考站,从地理位置上分析,昆仑站在内陆中心位置,长城站和中山站因碍于当时的科研实力,都建在南极洲大陆沿岸,分居东西两侧。而第四座科考站的选址是南极洲维多利亚地,这一位置将带给我国南极科考全新的视野。但对环评而言,将面临新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据了解,杨海真科研团队着手开展的环境评估报告将详细分析目标选址区域的环境现状及主要生态敏感目标。

  同时,报告也将涉及科学评估考察站建设期及运营期可能产生的各种环境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各类环境影响的减缓措施及实施方案。

  1月16日,这份环评报告刚刚通过国家海洋局内部的专家评审会。“这两天,我们正夜以继日地对报告做修改和完善,因为根据相关国际公约,这些报告必须要以英文的形式向全球公开发布。”如果没有意外,这份报告全球发布时间将是本月20日。

  做环评争取南极事务上的话语权

  南极洲目前仍是一片主权未定的大陆,世界各国在南极建立了82个科考站,其中常年站47个,夏季站35个,可容纳约2500人开展科学考察活动。

  人类活动对南极的自然生态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如果有,又如何把人类的行为限定在可控范围之内?杨海真介绍,科学地回答这些问题,固然是为在南极建科考站提供依据,使之符合《南极条约》的法律要求;另一方面,这一研究也是为了维护我国在南极事务上的话语权,防止外界对于极地科学研究和考察的“过评估”。

  所谓的“过评价”,指一些在极地研究上占有先机的国家对于后来者所设的高准入门槛。

  当然,除了国家间的科研和利益角力外,也有一些客观的原因。

  地质研究探明,南极和北极,都蕴藏丰富的石油、矿物质等资源,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极地的重要性,纷纷有了抢占极地“高地”建科考站的诉求。

  不仅如此,南极也开始成为全球旅游观光客的“新宠”,旅游团带来了人为的环境污染。

  因此,继1959年签署的《南极条约》对人类在南极的行为做出限制性规定后,1998年,《南极协定书》又对南极自然生态保护提出了更具体、明确的要求,严禁侵犯南极自然环境。

  这一规定对极地科学研究而言,是一道分水岭:分别建于1985年的长城站和建于1989年的中山站并不需要开展环评,而当中国筹备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时,环境评估就成为一道必须逾越的槛。

  接力南极大冒险积累实地数据

  2005年,杨海真教授从国家海洋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领命”,带着当时的两位博士生王娟和陆志波开始编写中国首个南极内陆科考站昆仑站的建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对南极的环境评估都是从零起步的。”王娟记得很清楚,2006年,她随中国第23次南极考察队前去考察。“费尽心思买了一堆检测仪器和设备,包括一台冰箱,可到了才知道,多数仪器根本用不上,也测不到数据。”

  此后一年,队里又派出了另一位队员“接力”南极大冒险,尝试采样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地区的泥土,研究人类活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2008年1月,杨海真团队起草的环评报告书经由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对全球公开发布。按照相关流程,环评报告需经答辩,昆仑站才可以动工。陆志波是这一段的亲历者。“我们的报告通过了包括美国、澳大利亚在内的28个南极条约协商国组成的专家团答辩和评审。”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