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SARS病毒基因组复制机制研究获突破

2009.2.18

  近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郭德银领导的研究组以选择冠状病毒特有的多个RNA加工酶作为主要研究目标,通过酵母菌系统的功能筛选和体外生物化学分析,发现SARS病毒基因组1b区编码的一种非结构蛋白nsp14同时具有两种RNA加工酶活性,一是参与RNA 5’-端加帽的N7-甲基转移酶,二是进行RNA3’-端降解的核酸外切酶,并使用SARS病毒复制子系统证明这些酶活性是SARS病毒基因组复制必需的。这一最新研究成果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在线发表。

  据了解,郭德银研究组一直坚持研究SARS病毒基因组复制机制,此前曾经发现SARS病毒基因组复制表达过程中使用两种非经典亚基因组RNAs,证明亚基因组RNA不连续转录发生在负链合成阶段;建立了SARS病毒蛋白的相互作用关系图谱;构建了携带灵敏报告基因的SARS病毒复制子。这些前期工作已经发表在Journal of Virology、PLoS ONE等学术期刊上。

  SARS病毒于6年前在我国广东开始暴发流行,并在较短时间内传播到30多个国家与地区,对人类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危害。2001年,武汉大学田波院士以前瞻性的眼光提出重视新发、突发重大病毒性疾病研究,在生科院建立武汉大学现代病毒中心和当时全国高校唯一的三级生物安全(P3)实验室,使该校在SARS病毒研究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据介绍,近年来,国内外实验室对SARS病毒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但对SARS病毒的发生特点和致病机制仍然知之甚少。SARS病毒虽然已得到控制,但自然界野生动物群体中还存在SARS样冠状病毒,SARS病毒再次暴发的危险依然存在。而且新发(emerging)、再发(re-emerging)和难以控制的病毒基因组一般都是RNA,例如艾滋病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埃博拉病毒等。此次武汉大学在RNA病毒方面的研究结果不仅为揭示RNA基因组复制和RNA病毒致病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知识,为新型抗病毒药物的设计和筛选提供了重要基础,而且该工作建立的酵母菌功能筛选系统还可以作为抗SARS病毒药物筛选的高通量平台。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