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获诺奖的几个槽点

2015.10.09

  1、据说中国领导人是应越南请求才举全国之力攻坚疟疾的,该项目和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一样,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政治工程,是一个不小的军事计划的一部分,即全国性抗疟研究计划“523战备项目”,志在帮助北越“打击美帝”。

  2、从草药中寻找抗疟成分并不是新鲜主意,1941年,上海第一医学院药理学教授张昌绍就曾尝试利用中药治疗疟疾,1946年和1948年分别在《科学》和《自然》报道中药常山及其活性成分的抗疟作用。然而张昌绍在文革中被逼自杀,另一些原本致力于此的科学家也被关牛棚、靠边站。所以项目里都是中青年,屠呦呦作为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实习研究员加入进去的时候是38岁。

  3、屠呦呦起到的关键作用就是发现粗提取的青蒿素受热就失去活性,想到了要用乙醚提取,据说是受其他研究小组用甲醚提取成功后得到的启发。不过用水、甲醇、汽油、乙醚等各种溶剂去萃取本就是制药的规范步骤,因为当时懂得科研规范的人都靠边站了,所以只能靠屠呦呦拍脑门灵光乍现。

  4、青蒿(又名香蒿)中不含青蒿素,含青蒿素的是黄花蒿(又名臭蒿)。作为中药市售的青蒿或多或少混杂黄花蒿,数量不等,导致当时各组临床试验结果不稳定。云南和山东药物研究所提取的青蒿素效果很好,反而屠呦呦组提取的青蒿素不仅无效,还有较明显心脏毒副作用。

  5、课题小组在重庆买到假冒伪劣青蒿,全是黄花蒿,于是抑菌率100%。

  6、青蒿素主要产自黄花蒿和大头黄花蒿,云南和山东省药物研究所一开始命名为“黄蒿素”和“黄花蒿素”。1978年,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按中药用药习惯”,“将中药青蒿原植物只保留黄花蒿一种,而其抗疟成分随传统中药定名为青蒿素”。青蒿素的学名还是援引了黄花蒿的拉丁名。

  7、卫生部动用了数十个单位的500多名科研人员,用5年时间筛选了4万多种化合物和草药,最后才发现了青蒿素。疟疾在中国很普遍,历来都是中医束手无策的疾病。几乎每部正统中药典籍都有治疗疟疾的药方,此类药方可能有数十个至上百个,经屠呦呦等科学家实验证明无一有效。

  8、20世纪70年代以前出版的中药典籍对药材青蒿的解释就是青蒿,青蒿素发现后,解释改为:“包括青蒿和黄花蒿,两种均可入药”。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第一部184页显示,青蒿:“本品为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的干燥地上部分”,不再提青蒿,中药的青蒿被偷梁换柱成了黄花蒿。所以说中医没有自我纠错能力,只能靠外来力量扬弃。

  9、记载青蒿药方的是东晋葛洪写的《肘后备急方》,葛洪是一个道家炼丹术士,不为中医所认可。这本册子收集了很多民间偏方,并没用到中医的阴阳五行、方剂配伍。而且显然葛洪自己也不知道这些药方是否有效,因为葛洪同时记录的治疗疟疾的方子多达43种,甚至还包括“禳一切疟。是日抱雄鸡,一时令作大声,无不瘥”、“取蜘蛛一枚,著饭中合丸,吞之”、“破一大豆(去皮),书一片作‘日’字,一片作‘月’字,左手持‘日’,右手持‘月’,吞之立愈。向日服之,勿令人知也”等等巫术。

  10、葛洪记载的这个偏方是否真能治疟疾很可疑,暂且不论实际有效的是中医嗤之以鼻的黄花蒿而不是青蒿,青蒿素几乎不溶于水,而葛洪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以晋朝的度量衡来算,1升相当于现在的204.5毫升,即使是浸泡黄花蒿,也很难泡出药理浓度的青蒿素。

  11、有个别中医书提到了青蒿,然而却未能起到作用。究其原因,除了实际有效的是黄花蒿而不是青蒿,中药都是煎服的,60度青蒿素就分解了……屠呦呦小组虽然后来观察到了青蒿的药效,但水煎剂无效,中医书记载热水煮青蒿用于治疗疟疾,这种不可靠的记载险些阻碍了发现真正的有效药物。诺贝尔奖委员会发言人回答中国记者提问时说得很清楚:“非常重要的是,我们不是把奖颁给了传统医学。我们是把奖项颁给受传统医学启发而创造出新药的研究者。……这个奖并不是给传统医学的。”东亚强国的媒体大概会强健到不去报道这段吧。

  12、在葛洪写下青蒿药方后的1600年间,没有记载显示有人享受过这个药方,中国每年都有数十万人死于疟疾。直到1950年,中国还有疟疾病人3000万。1693年,康熙帝罹患疟疾, 全国中医无措,靠法国传教士进献奎宁才得治。奎宁也是一种从草药中找到的化学药物,从金鸡纳树皮提取的药物奎宁进入中国后,成了最受热捧的、最著名的药物之一。

  13、青蒿素没有拿到国内的科技大奖(仅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每年光二等奖两三百个),反而先拿到了拉斯克奖和诺贝尔奖……类似于施一公当选美国双院院士却落选中科院院士。相比之下造假院士张尧学居然都拿到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14、文革时倡导所谓的“集体主义”,除了毛泽东的出版物和马列经典外,所有文章都不标明个人作者。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的名义发表了论文,为了平等而取消标明个人作者,导致了后来的诸多争端,颇具讽刺意味。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说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据说这也是青蒿素没有拿到国内科技大奖的原因之一。

  15、有说法称屠呦呦落选中科院院士和她不得人心有关。中信的青蒿素项目经理刘天伟在博客中提到,2004年,泰国玛希敦奖将5万美金和一枚奖章颁发给了青蒿素研发团体,大多数青蒿素研究参与者赞成将这笔奖金捐给四川酉阳地区的中学。屠呦呦提出,必须先明确她个人应该享有50%以上奖金的份额,然后,由她以个人名义捐给酉阳……最后这事因屠呦呦的反对落空。523项目中蒿甲醚的发明者李英确认了此事的真实性,但表示是间接听到的。2009年,屠呦呦出版了专著《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但被人撰文批评夸大了自己的研究组在523项目中的作用,夸大了自己在研究小组中的作用,不承认他人的工作。饶毅曾在文章中提到,她私藏了一批中医研究院的原始材料秘不示人……类似的例子不一一列举。不过屠呦呦是发现青蒿素最关键的一员是基本可以肯定的。

  16、现代医学中有很多药物来源于植物,包括但不限于阿司匹林、奎宁、麻 龘 黄素、紫杉醇、水杨酸、阿托品(颠茄)、小檗碱(黄连素)、达菲、洋地黄、吗啡、杜冷丁等等。说来许多毒品也是来源于植物的么。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