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抗角蛋白抗体(AKA)介绍

2022.3.09

抗角蛋白抗体(AKA)介绍:

  抗角蛋白抗体(AKA),1979年Young等发现类风湿性关节炎(RA)血清中有一种能与鼠食管角质层反应的抗体,并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具有特异性,命名为AKA。1989年Vincent等提出应将AKA更名为抗角质层抗体更为恰当。AKA可以在RA发病以前若干年出现,所以有早期诊断价值。
  AKA检测方法:取6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食管中下1/3段作为抗原,做冰冻切片,厚4 μm-5 μm,-70 ℃保存备用。加1∶20稀释血清,湿盒内37℃孵育30分钟,PBS漂洗,吹干,加1∶20稀释的荧光素标记羊抗人IgG,37℃孵育30分钟,漂洗,吹干,缓冲甘油封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判定标准:以角质层出现典型的规则的线状或板层状荧光为阳性。

抗角蛋白抗体(AKA)正常值:

  IBT法(免疫印迹法)、IIF法(间接免疫荧光法):阴性。

抗角蛋白抗体(AKA)临床意义:

  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系统硬化症、强直性脊柱炎。
  注意:抗角蛋白抗体主要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阳性率达36-59%,特异性95-99%,由于敏感度较低,阴性结果不能排除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抗角蛋白抗体罕见于其他非类风湿关节炎以及非炎症性风湿病。
  抗角蛋白抗体可出现于类风湿性关节炎(RA)未确诊前。抗体阳性组经随访一半和一半以上最后确诊为RA,确诊为非RA的为数不多。反之,抗体阴性组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为数不多,确诊为非类风湿性关节炎(非RA)的例数明显增多。
  AKA抗体可出现在诊断未肯定的关节痛/关节炎病人中,对RA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AKA需结合其他类风湿类自身抗体的检测,若自身抗体阳性数越多,发生RA的可能性越大。特别是对RF阴性RA患者具有补充诊断意义。

抗角蛋白抗体(AKA)注意事项:

  一、抽血前的注意事项
  (1)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
  (2)体检前一天的晚八时以后,应开始禁食12小时,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3)抽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
  二、抽血后应注意
  (1)抽血后,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5分钟,进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肿。
  (2)按压时间应充分。各人的凝血时间有差异,有的人需要稍长的时间方可凝血。所以当皮肤表层看似未出血就马上停止压迫,可能会因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渗至皮下造成青淤。因此按压时间长些,才能完全止血。如有出血倾向,更应延长按压时间。
  (3)抽血后出现晕针症状如:头晕、眼花、乏力等应立即平卧、饮少量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体检。
  (4)若局部出现淤血,24小时后用温热毛巾湿敷,可促进吸收。
  三、检验前请告知医生近期用药情况及特殊生理改变。

抗角蛋白抗体(AKA)检查过程:

暂无相关信息

相关疾病

  抗体,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相关症状

  关节疼痛,色素异常,鳞屑,腮腺区肿大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