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上皮样血管瘤病的辅助检查及诊断

2022.11.30

  辅助检查

  X线可发现为边界清楚的溶骨性损害,或为边缘不清伴有明显皮质破坏,弥漫性皮损常伴有骨膜反应。

  组织病理:表皮变平,浅表损害可出现类似化脓性肉芽肿,两侧的表皮向内延长弯曲。小圆形血管呈小叶状增生,伴大量向腔内突起的内皮细胞,可出现胞质丰富、紧密相连的立方形内皮细胞,一些细胞质内出现不规则空泡,形成内皮细胞样外观。胞核深染,卵圆形或多形性,有时出现有丝分裂象。血管小叶中央可出现内皮细胞坏死。在增生的内皮细胞间有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和嗜酸粒细胞浸润,伴有明显的白细胞碎裂。间质可见不规则紫色颗粒状物质团块,以Warthin-Starry染色可清楚辨认出此团块是由杆菌集聚而成。

  重要病理改变:1、真皮内呈小叶状增生的血管具有大的隆起的骰状内皮细胞。2、可见成簇的细菌组成的紫色物质颗粒凝块。3、用Warthin-starry银染色可见杆菌凝块呈黑褐色,位于间质并紧靠血管,

  一般病理改变:1、表皮常可形成溃疡。2、损害周围没有附属器上皮细胞。3、真皮显着的混合炎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着,并有白细胞破碎现象,出现核尘。4、电镜下可见杆菌叁层胞壁。

  诊断

  上皮样血管瘤病与Kaposi肉瘤均为好发于HIV感染者的血管增生性疾病,两者在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方面都有相似之处,但两者的治疗方法与预后截然不同。发生于面部和手部的单个皮损,临床上与化脓性肉芽肿相似。因此,正确地鉴别上皮样血管瘤病与Kaposi肉瘤、化脓性肉芽肿非常重要。

  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变化。在组织病理学方面,上皮样血管瘤病有以下特点而不同于Kaposi肉瘤和化脓性肉芽肿:①内皮细胞呈立方形向腔内突起,内皮细胞常有间变;②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浸润,常伴有嗜酸粒细胞,有明显的白细胞碎裂;③间质中可见紫色颗粒状物质团块,此系上皮样血管瘤病的病原菌集聚而成;④缺乏化脓性肉芽肿的纤维间隔成分叶状外观。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