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复苏周期囊胚移植后完全性葡萄胎与正常胎儿共存病例...

2022.2.05

复苏周期囊胚移植后完全性葡萄胎与正常胎儿共存病例分析



患者,女, 31岁,因“女方继发性不孕,男方梗阻 性无精子症,双侧输精管缺如”在本生殖中心行ICSI -ET助孕治疗。女方身高158cm,体重62.6kg,BMI   25.08kg/m2,无不良嗜好,健康状况良好,无 既往病史,无家族病史。平素月经规律, 11岁, 5~ 7d/30~37d,经量中等,无痛经。女方初婚足月产 一子,现健在。2011年再婚后一直同居,有正常性生 活,未避孕三年未孕,无流产和早产史。女方基础内分 泌FSH 5.56U/L、LH 2.98U/L、


讨  论


根据细胞遗传学分类,将葡萄胎分为部分性葡 萄胎( PHM)和完全性葡萄胎(CHM), PHM 是由一 个单倍体卵母细胞和两个单倍体精子受精,或由一 个单倍体卵母细胞和一个减数分裂缺陷的双倍体精 子受精而成,其染色体核型90%以上为三倍体,合 并存在的胎儿也是三倍体,通常三倍体的胎儿在孕 期前3个月就不能存活。CHM 是由一个细胞核缺 如或失活的卵母细胞与一个单倍体精子受精,或有一个失活的卵母细胞分别和两个单倍体精子同时受 精而成,其染色体核型为二倍体,均为父本来源,不 能形成胎儿[ 1]。在临床上,完全性葡萄胎与胎儿共 存( CHMCF)的发生率为1/22 000~1/1 000 000, 其胎儿有可能继续存活,但是易出现流产、早产、产 前子痫等并发症[ 2],其真正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 楚,促排卵或医源性多胎是否造成CHMCF发病率 增加,目前也尚无定论。 多篇文献报道 ART治疗后发生妊娠滋养细胞 疾病,均为个案报告,主要是集中在IVF/ICSI -ET 后,可能与精子/卵母细胞异常、促排卵刺激、负压抽 吸取卵、胚胎质量、技术操作、体外培养等因素有 关[ 3]。个别文献报道是使用促排药之后,研究发现 79%的多胎合并 CHM 患者曾服用促排卵药物,这 可能与促排卵药物增加异常卵母细胞发生率有 关[ 4]。在本病例中,移植的2枚囊胚均来源于ICSI 的1PN胚胎。ICSI受精是将单个精子注射入卵胞 质内,受精16~18h后,卵母细胞内出现2个原核 ( 2PN),并且卵周间隙内有2个极体,被认为正常受 精;但仍有一部分卵母细胞出现1个原核( 1PN)和 多个原核(≥3PN),则被认为是异常受精。ICSI的 异常受精可能与卵母细胞质量差、精子缺陷等有关; 对于含有2个极体但只有1PN的合子,可能是极体 碎片化造成的误判, ICSI前对卵母细胞进行脱颗粒 细胞时就已经形成了极体的碎片化,且这种卵母细 胞受精后也不能形成雌原核或雄原核[ 5]。研究表 明, IVF受精形成的1PN 受精卵通常是二倍体的, 且50%含有Y染色体[ 6], 1PN来源的囊胚仍可以保 持足够的维持妊娠率;但ICSI中1PN 来源的囊胚 则不能维持妊娠[ 7]。研究发现ICSI受精形成的 1PN受精卵,仅有10%含有 Y染色体,说明来源于 ICSI受精的1PN合子可能不是精卵受精形成的,但 其形成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有研究认为可能是在细 胞分裂中期,通过电融合细胞核的方式成为一个完 整的合子,进而形成一个单倍体胚胎,通常与延迟排 卵和卵母细胞过熟等因素有关[ 6]。但也有研究持相 反的理论,认为来源于 ICSI的 1PN 胚胎中有 27.9%是具有雌原核和雄原核的二倍体的胚胎, ICSI受精后8~10h可观察到原核发育不同步的现 象,认为1PN合子是由于原核观察时两个雌、雄原 核发育速度不同步或过早融合造成的。同时, ICSI 中1PN合子形成的卵裂期胚胎的单倍体发生率明 显高于IVF(31.2% vs   3.1%),且所有的卵裂球均只检测到 Y染色体,认为雄原核激活、雌性基因组 完全被排除与单原核形成有关[ 8]。但有研究则认为 ICSI的1PN合子的单个原核携带母源和父源的两 套基因组,是在受精过程中原核形成失调引起的[ 9]。 正常受精和异常受精卵裂形成的胚胎都可能存 在染色体异常,尤其是异常受精的胚胎,非整倍体和 嵌合体的发生率较高,胎儿畸形和葡萄胎的出现明 显增多[ 10]。ICSI来源的1PN 胚胎存在染色体异 常,约占70%[ 8],也有研究指出ICSI来源的1PN胚 胎均为染色体异常的胚胎,因此葡萄胎可能来源于 ICSI的1PN胚胎。近年来有多个研究报道ICSI后 发生葡萄胎妊娠的病例,与本病例相同的文献报道 指出移植2个ICSI胚胎( 2PN和1PN胚胎各1个) 后形成葡萄胎和正常胎儿共存,推断1PN来源的异 常受精胚胎是造成葡萄胎的原因,认为移植1PN来 源的胚胎有一定的风险[ 11]。但有文献报道移植3 个ICSI的2PN 胚胎,也形成 CHM 和正常胎儿共 存的双胎妊娠,且遗传分析发现 CHM 的基因组来 源于一条单个精子的重复,二倍体精子受精或精子 DNA核内再复制是引起葡萄胎妊娠的原因[ 12 -13]。 在ICSI胚胎形成的葡萄胎组织中,检测到父源二倍 体基因组,认为可能是由于单倍体父源基因组再复 制后和一个失活的卵母细胞受精,或者是二倍体精 子和一个失活的卵母细胞受精造成的[ 14]。此外,移 植ICSI后的第3天冻融胚胎也有形成 PHM 的病 例报道。ICSI -ET后形成葡萄胎的染色体均为父源 性,没有母源性染色体,是精子 DNA核内再复制成 二倍体或二倍体精子受精等引起的,因此ICSI技术 的单个精子受精并不能完全防止葡萄胎妊娠的发 生, ICSI技术操作的精子选择或机械损伤对ART 葡萄胎形成的潜在影响还需进一步探讨[ 15]。 来源于ICSI的1PN合子可能是受精过程中原 核形成异常造成的,引起第一次有丝分裂和染色体 分离异常,导致形成染色体异常的胚胎。ICSI来源 的1PN胚胎染色体异常比例较高,染色体正常率仅 约为25%。虽然文献报道染色体异常比例结果不 一致,但大部分研究认为囊胚培养可筛选一部分较 强发育潜能和染色体正常的胚胎,提高胚胎利用率 和累积妊娠率。此外, 1PN胚胎也有可能是原核发 育不同步或过早融合造成的,若1PN卵裂期胚胎能 形成囊胚,则可认为其染色体正常的机率较高,可用 于冷冻和移植。本例患者移植1PN 囊胚后形成葡 萄胎,相似临床病例认为1PN胚胎有可能与葡萄胎形成有关, 75%的染色体异常的胚胎也能形成质量 较好的囊胚,囊胚培养并不能筛除染色体异常的胚 胎,为提高辅助生殖技术的安全性,对于ICSI后形 成的1PN胚胎应予以废弃[ 9]。同时,本文认为IVF 来源的1PN胚胎也不应该作为首选的移植胚胎,若 需移植1PN胚胎,可以通过植入前遗传学筛查排除 染色体异常后再行移植。


参考文献略。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