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史前以来的人类干扰是绿孔雀走向濒危的主要驱动因素

2021.5.10

  绿孔雀对东亚和东南亚的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评定为“全球性濒危”等级。绿孔雀曾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至爪哇的广大区域,后经历剧烈的种群收缩,目前仅片段化分布于云南及东南亚的局部区域。绿孔雀种群衰退过程中的主要致危因素,尤其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相对作用,尚不清楚。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动动物研究所与中山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等合作,组装了首个绿孔雀基因组,并开展了种群基因组重测序。科研人员综合使用多种分析方法,揭示自新石器时代中期(~6000年前)以来的绿孔雀种群急剧衰退过程,种群缩减幅度达200倍。进一步的统计分析显示,历史气候变化对于绿孔雀的分布变迁没有显著影响,而人类活动强度则与其有效种群数量以及当前的存活状态(绝迹v.s.幸存)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结果表明,自史前以来的人类干扰是绿孔雀走向濒危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显示,绿孔雀的现存种群存在严重的近交现象,迫切需要加强栖地保护和生态廊道建设,以维持其应对未来环境变化的进化潜力。

  当前,生物多样性正以空前的速度流失,威胁人类福祉,如何更有效地开展生物保护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解析物种濒危机制有望为有效保护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以绿孔雀为研究案例,提供了一种综合利用多种信息(种群基因组学、历史标本信息、生态位模型和历史人类活动数据等)以探讨物种致危因素的分析框架,该方法在其他物种中的扩展应用有望为保护生物学提供新的思路。

  相关研究成果以Population genomic, climatic and anthropogenic evidence suggest the role of human forces in endangerment of green peafowl (Pavo muticus)为题,发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上。昆明动物所副研究员董锋为论文第一作者,昆明动物所研究员杨晓君、中山大学教授刘阳和台湾“中央研究院”博士洪志铭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研究工作得到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资助。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