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中国农业科学院Nature发布最新测序成果

2013.3.26

  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和香港中文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首次完成了对小麦D基因组供体种粗山羊草(Aegilops tauschii)基因组的测序和草图绘制。相关论文“Aegilops tauschii draft genome sequence reveals a gene repertoire for wheat adaptation”发表在3月24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中国农业科学院刘旭(Xu Liu)院士、贾继增(Jizeng Jia )研究员、何中虎(Zhonghu He)研究员、毛龙(Long Mao)研究员和和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的王俊(Wang Jun)博士共同领导了这一研究。

  大约8千年前,在西亚地区的“新月沃”( Fertile Crescent)地带。野生型二倍体禾本科植物粗山羊草(包含DD基因组)与种植的四倍体圆锥小麦(Triticum turgidum,包含AABB基因组)天然杂交,生成了六倍体小麦T. aestivum。随着小麦不断增强适应广泛的气候,及粮食生产品质不断提高,它已经成为全球第一位的主要粮食作物。然而由于小麦基因组复杂的多倍体特性使得遗传和功能分析成为了一个挑战,大大制约了小麦品种改良和相关研究进展。

  在这篇新论文中,研究人员选择已被广泛确定遗传特征的粗山羊草系AL8/78进行了基因组测序。利用一种全基因组鸟枪法策略,生成了来自45个文库的398Gb高质量读段(read),更深入地了解了这一遗传复杂的植物。

  研究人员发现超过65.9%的粗山羊草基因组由不同的包含转座因子(TE)家族构成。他们生成了广泛的RNA测序数据,利用它鉴别了43,150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利用整合的高密度遗传图谱,研究人员将30,697个基因(71.1%)锚定到染色体上。此外,全基因组分析还揭示出粗山羊草大量重要农艺性状基因家族发生了扩张,这与抗病性、抗非生物胁迫能力和粮食品质增强存在相关性。

  具有高度精确性及几乎一整套的基因序列,这一粗山羊草基因组序列草图为研究D基因组多样性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序列。并将对于小麦育种、小麦种质资源、小麦功能基因组、小麦进化及比较基因组研究起巨大的推动作用。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