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专访四方光电熊友辉:我的乐趣在于改变产业

2016.3.01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4年,丹东,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成立35周年纪念活动,武汉四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熊友辉做了“聚焦小世界 成就大梦想”的主题报告(详见:熊友辉:聚焦小世界 成就大梦想)。这是熊友辉在分析仪器领域为数不多的亮相之一。他完全不同于很多分析仪器企业的思维,让人耳目一新。

  个性直爽的湖南人,在湖北创业,从实验室研发人员转向开工厂,熊友辉为什么有这样的转变?从传感器研发开始创业,再到在线分析仪器,最后又回归传感器,这是为什么?

  近日,分析测试百科网采访了熊友辉,希望能从对他的采访中,获知能与大家分享的企业理念。

105659_201603010946561.jpg

武汉四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熊友辉

  聚焦气体传感器技术核心

  四方光电创业之初,定位于传感器技术。“那时候,因为没有量,传感器又比较贵,基本不会有人来OEM。我们研发的传感器卖不出去,于是就自己做气体分析仪。”

  在线设备让四方光电获得了不错的收益,包括煤气分析、烟气分析、沼气分析仪等一系列以传感器技术为核心的在线和便携分析仪器,获得了很好的市场。

  但熊友辉发展传感器的初心不变。“我们现在是以传感器为主。”熊友辉说,四方光电研发的传感器主要包括红外气体传感器、空气品质传感器(PM2.5)、超声波气体流量传感器、光声光谱以及TDLAS气体传感器等,另外基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成果,四方光电还在研究激光拉曼气体传感器。其中,二氧化碳和粉尘传感器等品种,年销量都在100万台以上。“我们的传感器向全球70多个国家出口。”熊友辉说。

  在气体检测仪器领域,四方光电拥有煤气、烟气、沼气、尾气以及毒气等在线/便携式分析仪,其核心技术来自于传感器技术。

  “我们在NDIR非分光红外传感器方面有12年的研发经验,技术全面,有良好的供应链整合能力,所以不仅技术先进,而且价格低廉。此外高端的NDIR红外传感器,基本没有其他供应商。”熊友军说,“我们有两个传感器核心技术,分别是煤气分析和烟气分析的内核,这两类仪器在我国是工业节能减排的重要仪器。”

  分析仪器非分析化

  四方光电的传感器不仅用于分析仪器领域,也应用于民用领域。比如年销量上百万的二氧化碳传感器、粉尘传感器等,如此销售量,如果只在分析仪器领域,是不可能做到的。目前,四方光电基于公司NDIR非分光红外工业用气体传感器的技术积累,以及成熟稳定的供应链,开发了用于空气监测的民用CO2传感器;同时针对中国雾霾和装修污染严重的情况,开发了高精度的激光粉尘PM2.5传感器以及VOC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在空气净化器、新风系统、设施农业、环境监测等多个民生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年销量达到100万的数量级。

  “我们做传感器,做民用传感器,要考虑如何把价格降下来,真正让大家用得起,但又远不止这些。”熊友辉说,“民用空气品质传感器不是简单的工业传感器的低成本版本。实质上民用传感器在寿命、可靠性方面的要求远远高于工业传感器,因此具有更高的难度。除解决传感器技术问题外,还必须解决自动化批量生产和质量控制的问题,后者的研究难度比前者更大。民用空气品质传感器的客户一般都是国内外著名客户,很多是世界500强企业,因此没有一定的规模和管理水平以及快速的学习能力,是很难达到他们的要求的。”

  如果我们细心地留意,随着国内对空气污染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空气净化器产品横空出世。最初的空气净化器非常简单,就是一只风机加一片滤膜,而现在的空气净化器则开始安装空气质量传感器,以实现空气净化的智能化。

  “我一直都是在用智能化解决工业的转型升级,做让工业‘聪明’起来的东西。”熊友辉说,“我们会利用核心技术,在行业纵向进行整合应用。目前国内行业转型升级的需求非常旺盛,经过产能过剩后,工业企业都在节能减排、提升效率方面面临压力,因此通过仪器仪表的智能化,网络化,实现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的联合将释放巨大的市场。例如,我们正在基于我们的气体成分,流量传感器技术,结合先进的厌氧发酵技术,形成高效的智能化沼气工程整体方案,甚至是互联网能源的解决方案。此外,我国有10000套以上的传统煤气发生炉,有些只有几个温度仪表。如果基于煤气成分分析、煤气流量监控以及先进的煤气化工艺,将形成新的智能化的Smart Gasifier(智能气化炉)。总之,需要将我们的传感器整体方案作为标准配置,将传感器作为智能机器提升效率的日常工具,不仅在仪器仪表领域有利润,同时在整体方案上还有更多的收益。”

  技术研究推动产业升级

  虽然是湖南人,但熊友辉选择了在湖北创业。“因为我在湖北念的书啊!”熊友辉说得轻描淡写。作为博士的他下海创业,知识层次决定了他对研发的重视。

  “创业是性格决定的。在中国的高校里做研究,真正改变产业还是很难的。”熊友辉说,“中国正处于转型升级中,机会非常多。你把技术嫁接上去,很可能就改变了产业,同时会有收益支持做很多研究。而在高校做研究,项目结束可能就没有下文了。”

  “我们通过仪器改变了很多行业。比如新农村建设中,沼气的补贴制度,最大的问题是如何保证补贴数据是真实的。按身份证给钱不行,家电下乡已经证实了;做个简单的流量计,按沼气流量补贴,也有问题,对方拿个鼓风机往流量计里灌气怎么办?”熊友辉说,“农村沼气不像城市里的天然气那么干净,有硫化氢等有腐蚀性的气体,现场使用环境对仪器提出了要求;你可能制造出了解决问题的仪器,但它贵得吓人,农民买不起。我们就研究出来了低成本的沼气流量计,同时知道沼气的流量和成分。如果没有这项技术,这个行业可能就做不成,农村沼气工程就可能只是一两个演示工程,而无法大规模推广。而同时能测流量和成分的仪器,国内其他人还没有。”

  “很多研究可以推动行业前进,创造出新的行业来。”熊友辉说,他并举了一个例子。在欧洲,柴油车都要安装氮氧化物传感器,一旦发现超标就喷尿素,在欧洲开车,踩油门会闻到尿骚味,就是因为加速时控制不准确,尿素喷多了点。这个传感器的工作环境很不稳定,又有水,又有粉尘,按仪表角度去做,大约要5万元,而实际要求中,只能1000元就做出来。“中国这么多汽车企业,如果有能够实现智能控制的传感器,对节能减排多好啊!”

  2012年,四方光电获得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装备开发专项“激光拉曼光谱气体分析仪的研发与应用”的立项,获批专项资金2114万元。

  “我们的重大专项快要验收了。”熊友辉说,“选择做这个,第一个考虑是我们的红外传感器虽然已经很强了,但红外有它自己的短板,对烃类的分辨能力不强,而拉曼刚好能弥补这个短板;另外,国内很多拉曼主要用于液体、固体的分析,拉曼做气体分析,信号非常弱,我们可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这在国际上也很少有产业化的。”

  说到气体分析激光拉曼的用途,熊友辉认为,特别是针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炼厂气等,能够一定程度上代替在线色谱和质谱。

  “对行业的了解,使我的理念不一样。很多人想赚钱,而我想去提升一个产业,怎么通过自己的技术使得产业转型升级,而且使普通大众都能享受到技术进步带来的好处,而不是仅仅看这个行业的利润率有多高。”熊友辉说。

  “这些年来,我们在技术研发上面投入近亿元,很多技术还没有变现呢。我们还花了2千多万元研究泡沫陶瓷材料,也是想解决中国相关产业面临的核心关键问题。”熊友辉说。

  核心部件要“核心”

  当前,国内分析器领域的一些部件供应企业普遍“日子不好过”,一方面,受到国内外竞品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整机生产商也在不断压价,甚至自行生产零部件。而关于零部件国产化,以增强国产仪器竞争力的呼声也一直不断。

  “分析仪器的市场上,不掌握核心部件是不行的。现在部件采购都是国际化的,但中国企业的采购成本高,因为中间的经销商环节太多了,你得不到最佳的供应链。”熊友辉说,“核心部件是最后的竞争力,是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关键。但还需要了解核心部件的市场规模,否则就没有必要国内去做,我们不要总是去想怎么控制别人,需要小的团队去从事工匠式的关键部件创新,不要开始来就想着可以做大企业,很多人没有做大企业的基因,把企业做大了也会垮掉。所以集中精力做好部件,利润还是非常可观的。我认为国内很多企业做部件‘很寒心’,是因为他们选择了一个没有市场规模和技术难度的所谓‘关键部件’,只是觉得自己可以做,增加了市场供应而已。”

  从成本中心到利润中心

  “传感器产业规模本来就不大,企业必须走差异化的道路,否则只是增加供应,低价竞争,很难实现做大和可持续发展。”熊友辉说,“我们很少跟别人直接竞争,都是开拓一个别人没有的新领域。”在他看来,敏锐的对市场需求的把握非常关键。

  “如果你提供一个智能设备,让炼厂的能耗降低15%,他肯定立刻跟你签合同,而如果你只是用仪器帮他少用一两名员工,他可能就不感兴趣了。”熊友辉说,“如果把公司的分析仪器和传感器作为核心竞争力,形成某个行业的整体解决方案,不要使得仪器仪表成为这个行业的成本中心,而成为利润中心、一个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生产工具,就可以形成一个产业规模是仪器仪表10倍甚至100倍以上规模的企业。”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一些科学家做出了很好的东西,这是因为他们的成果出在工厂里。而现在很多高校里的老师是不接地气的,跟工厂的需求脱节了。”熊友辉说,“所以我们要到工厂里。找到合适的应用领域,发现需求。这除了要靠天分,还要去了解市场,对市场有所把握。同时要借鉴国外,同样的技术,国外的企业可能已经帮助我们梳理了行业应用的情况。”

  “中国未来的产业化空间才刚开始。特别是当大家购买力增强了,会有大量的需求,未来,仪器仪表产业会有很多的机会。”熊友辉说。

  尽早登陆资本市场

  近年来,国内分析仪器企业的资本市场开始活跃, 仅在国内,一些企业也开展了海外并购(详见本网报道:中国仪器企业海外并购分析:胃口越来越好)。业绩快速增长的四方光电是否会在资本市场有所作为?

  “收购兼并肯定是仪器仪表企业未来5~10年非常普遍的事情。目前国内主要还是上市公司对非上市公司的收购,这是上市公司高的市盈率以及非上市公司的低市盈率之间的差别造成的。现阶段,上市公司还不会过多关注被收购公司的质量以及协同效益,主要还是一个概念以及体量上的考虑。非上市优质企业也梦想有个更高的机会价格或者IPO也不愿意出售。如果国内的IPO注册制顺利实施,人为的上市门槛打破后,使得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价值逐渐趋同,非上市公司也不会再做梦,努力做好企业,不胜任长期经营企业的就会出手,上市公司也会站在长期价值投资的角度考虑收购,因此未来收购会更加频繁,价格也会更加合理。因此对于仪器仪表企业,专注于核心部件的企业未来会更加值钱,也更加容易被上市公司收购,快速实现创新创业的变现。可以判断,国内仪器仪表行业的微创新活力将被大大激活。”熊友辉说。

  至于四方光电的想法,熊友辉用了一个词:“隐形冠军”。“公司一直采用比较稳健的可持续发展思路,前期在工业园建设、研发中心和项目建设、市场品牌推广等方面都占用大量费用,公司的整体效益还没有完整体现出来。公司目前的首要任务是盘活这些研发的技术产品以及资源,使公司规模上一个新的层次。公司推出的隐形冠军策略,希望在传感器领域,特别是空气品质传感器以及医疗传感器领域做大做强,尽早登录资本市场。随着资金的剩余,公司将考虑从纵向发展,通过自主研发和兼并等方式,面向中国市场采用‘互联网+’技术,对传统产业转型提供整套解决方案,实现公司快速扩张。”熊友辉说。

  编辑手记

  熊友辉一点儿也不像做研发的工科博士出身,他同时也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EMBA,他说他更擅长做战略规划和项目管理。他谈得最多的也是产业、需求、工程化、成本控制……虽然身处分析仪器行业,但他的思维又完全不一样,正如他所说,“别人是在赚钱,我更希望通过仪器仪表和智能化去提升产业”。所以,他会说出“小世界、大梦想”。其实,我们经常说国产仪器的问题,每次一说一堆,但总结起来,就是人的问题。毕竟,咱们这个行业,企业家精神还是稀缺的。

附:关于四方光电

  武汉四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武汉光谷的东湖高新区凤凰产业园,是专业从事气体传感技术、气体分析仪器及基于核心传感器的物联网行业解决方案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现拥有国家重点新产品4项,获得国家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专项1项、国家工信部物联网发展专项1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2项,公司建设有湖北省气体分析仪器仪表工程中心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是我国气体分析测量仪器仪表的重要创新基地。公司是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沼气学会的理事单位。公司产品销售到中国所有省份并出口到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关于熊友辉

  1971年出生,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4年中国地质大学煤田地质专业本科毕业,1999年获得华中科技大学热能工程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03年创立武汉四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现任武汉四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沼气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副理事长。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