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治疗

2021.9.07

  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脑血管病中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的一种疾患。男性发病率稍高,多见于老年人,但在年轻的高血压病人也可发病。脑出血与高血压病的密切关系在于:高血压病人约有1/3的机会发生脑出血,而脑出血的病人有高血压的约占95%。

    一、手术适应症:

    1 出血部位   浅部出血优先考虑手术,急性脑干出血手术疗效多不满意。

    2 出血量      通常大脑半球出血大于30ml,小脑出血大于10ml即有手术适应症。

    3 病情演变   出血后病情进展迅猛,短时间即陷入昏迷,多不考虑手术。

    4 意识障碍   神智清醒多不需要手术,发病后意识障碍轻微,其后缓慢加深,以及来院时中度意识障碍者,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

    5 其它         年龄不应作为考虑手术的因素。发病后血压过高大于200/180mmHg、眼底出血、病前有严重的心肺肾功能障碍者,多不适于手术。此外,手术前还应该征得家属同意,理解手术效果。

    二、手术时机:

    目前有以下三种意见:

    1、是超早期手术,主张在出血24小时以内进行。

    2、是早期手术,在出血1~5天内进行。

    3、是根据病情、出血部位以及辅助检查,全面考虑,灵活决定。

    目前,多主张超早期手术,其优点是早期清除血肿,能够减轻血肿周围脑组织继发性损害。同时,还能及早止血,防止血肿继续扩大,这样既能挽救生命,也能够使神经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减少后遗症状。

    三、手术方式:

    1、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1)皮骨瓣成形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清除血肿可以早期清除血肿能降低血液和血浆产物的毒性作用,减轻血肿周围水肿和缺血,防止血肿扩大,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降低颅内压。血块清除后结合药物治疗能减轻血肿周围的炎症反应,推迟脑细胞死亡。此外,早期血肿清除还可以结合重组活性因子Ⅶ的止血治疗,以防止再出血。但是,开颅手术具有侵袭性,患者需面临手术创伤及麻醉的风险。

    (2)微小骨窗或“锁孔”手术。

    2﹑微侵袭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1)立体定向脑内血肿引流术:可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施行立体定向血肿穿刺抽吸加引流术,术中抽吸血肿约75 % ,术后经引流管注入l 万-3 万U 尿激酶以溶解血块。当患者血肿量在15-40ml,病情分级中型以下伴神经功能障碍患者疗效最佳。此外,手术时机选择,应考虑到再出而的可能性,尽可能地选择在病情稳定、血压平稳的亚急性期。立体定向下的血肿引流术具有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较快的优点,适合于位置较深和体积较小的血肿,但该方法减压效果差,有诱发局部再次出血的可能。

    预防再出血需要注意以下四点:

    A 穿刺动作要轻柔,选择靶点要在血肿最大层面中央;

    B 首次抽吸量控制在计算量的50 %-70 % ,避免一次抽空,负压吸力不能过高;

    C 运用CT 复查动态观察脑内残留血量,合理使用尿激酶的剂量;

    D 术中、术后控制血压。

    (2)神经导航辅助微创手术治疗:神经导航技术不需要安置头架,减少手术时间,避免患者在安装立体定向头架后,定位扫描时头部屈曲而引起的呼吸困难、血压升高等危险因素。此外,神经导航技术将不可视靶点变为可视靶点,操作简便,血肿定位准确,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医源性损伤。因此,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3)神经内窥镜治疗颅内血肿:在CT定位或立体定向导引下,经颅骨钻孔或小骨窗(锁孔手术)置人神经内窥镜至血肿内,直视下反复抽吸、清除大部分血肿。优点是手术创伤小,能在直视下快速彻底清除血肿,同时还可以止血,避免盲目过度抽吸造成的脑组织损伤,从而使神经功能恢复得更好、更快。

    (4)脑室穿刺外引流:主要针对脑室内出血,当中线结构(如丘脑、桥脑或小脑蚓部)出血影响脑脊液循环,出现脑积水时,外引流可以用来缓解颅内压,作为对出血的姑息疗法。外引流的穿刺部位多选在侧脑室的一侧或双侧额角或枕角。

    术后注意事项

    ① 保持血压稳定 :过高造成再出血,过低导致脑血流灌注压不足。

    ② 控制颅内压增高:防止继发性损害。

    ③ 防止并发症:如肺感染、 消化道出血、水电解质紊乱。

    ④ 早期进行语言、肢体功能锻炼。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