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3D打印金属人工椎体在脊柱骨巨细胞瘤中的应用-2

2022.1.23

患者取俯卧位,再次消毒铺巾,从后路在L3、L5双侧各植入椎弓根螺钉,安装右侧连接棒,适应加压后固定。部分切除左侧L3下关节突及L5上关节突,显露L4横突及椎弓根,可见左侧L4横突病理性骨折,局部肿瘤浸润,予切除左侧L4横突及椎弓根,彻底清除肿瘤组织,从后路可见与前方的人工椎体相通,周边无肿瘤残留。安装左侧连接棒。将右侧L3-L5及左侧L4-5椎板、关节突去皮质化后,植入人工骨及异体骨行椎板间、关节突融合。彻底止血后、反复冲洗伤口,留置引流管1条,逐层缝合切口,纱布覆盖切口。术中麻醉满意,术后出血1000mL,术中未输血及血浆,术后安返病房。


术后处理:术后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消炎止痛、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术后3d拔除引流管,佩戴3D打印制备的胸腰支具固定3个月,术后复查腰椎X线、CT,可见3D打印人工椎体大小合适,内固定固定在位,未见移位(见图4、图5)。


图4.png


讨论


骨巨细胞瘤为骨原发的良性侵袭性肿瘤,占原发骨肿瘤的20%,早期将其分在低度恶性中,后分为中间性(良恶性之间),现在的分类为良性侵袭性肿瘤(3期)。手术治疗仍是骨巨细胞瘤首选治疗方案。良性侵袭性肿瘤手术边界要求达到边缘切除,也就是要求实施肿瘤外完整切除肿瘤骨,这必然造成局部大段骨缺损。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重建在临床上是一个难题。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通过自体骨移植、同种异体骨或人工骨植骨完成,但植骨材料来源受限,取骨区疼痛、皮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时有发生,且往往不能精准匹配骨缺损部位需求,造成植入物与缺损区不匹配、重建困难。人工椎体目前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是人工椎体不是个性化订制,与骨缺损区的匹配度差,人工椎体与上下椎体的终板为点接触,下沉率高,相关研究表明人工椎体下沉率为12%~18%。


3D打印金属人工椎体可根据患者自己的影像数据个性化定制,生物契合度高,术中更易放置到位,术中置钉时间更短,置钉成功率更高,降低了复杂手术的风险。笔者在定制该患者3D打印人工假体时,不仅定制了多孔钛合金假体,减少重量,有利于骨组织长入,还定制了带侧方内固定螺钉的人工椎体,联合传统后路内固定,加强假体稳定性,预防假体移位。术后再次根据患者的腰椎CT进行重建,三维可视化了解内固定情况,明确螺钉及假体位置,临床效果满意。


但是3D打印人工椎体只有传导性能,没有骨诱导性能,因此人工椎体做了中空设计,可以植入异体骨或人工骨,赋予人工椎体骨诱导的性能,促进骨融合。当然钛合金本身不能降解,长期在局部形成占位,局部应力增加,有可能导致人工椎体下沉的可能性,而补充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可以有效减少人工椎体下沉。随着生物3D打印或4D打印的发展,复合材料具有可降解、骨诱导性能,将来有可能取代钛合金人工椎体。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