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西安建大教授白国良当选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2023.8.11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407.shtm

8月9日,俄罗斯工程院(Russian Academy of Engineering, RAE)院长鲍里斯﹒弗拉基米罗维奇﹒古谢夫(B.V.Gusev)院士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白国良教授发来贺信,祝贺他在6月6日召开的俄罗斯工程院第18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Foreign Full Member, Academician),希望白国良教授为推动中俄两国土木工程领域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贡献创造性成果和开展富有成效的合作。

64d63812e4b0e807c6f8b40e.png

▲白国良教授当选俄罗斯工程院(RAE)外籍院士证书

64d63827e4b0e807c6f8b410.jpg

▲院长鲍里斯﹒弗拉基米罗维奇﹒古谢夫(B.V.Gusev)的贺信

64d6383ce4b0e807c6f8b412.jpg

白国良教授

白国良,男,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我校工民建专业,获学士学位;1988年、1996年先后从我校结构工程学科毕业,分别获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88年留校至今,白国良教授立足一线,四十年来一直致力于结构工程与抗震的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应用、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教学工作,是我校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和结构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高性能钢-混凝土组(混)合结构团队负责人,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西部装配式建筑工业化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紫阁书院院长。兼任中国钢结构协会常务理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副理事长,陕西省土建学会常务理事、建筑结构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建筑学会等15个专业(技术)委员会委员,以及《土木工程学报》等11种专业学报(杂志)编委和审稿人。

白国良教授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发改委重大装备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课题30余项,大型企业科技攻关项目16项。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排名第1、5),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6项(5项排名第1、1项排名第2)、二等奖4项(均排名第1);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排名第1),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2项排名第1、1项排名第2)、二等奖1项(排名第1)。主持和参与编制国家、行业和地方技术标准12部,出版专著、编著4部,教材11部;发表论文430余篇(SCI、EI收录3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3项,培养硕、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250余名。白国良教授系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支计划(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首批入选者,国家级教学名师,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家纪念章获得者,全国建设科技进步先进个人。

白国良教授的研究工作对于建立相关结构计算理论和完善设计技术标准,促进创新技术的工程应用,提升土木工程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主要包括:

1.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性能与设计关键技术研究,丰富、完善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及混合结构体系的计算理论和设计技术。系统开展了型钢混凝土粘结性能、复合受力下型钢混凝土结构计算理论及设计方法的研究,提出了型钢混凝土结构极限承载力、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理论和系列设计方法。成果纳入我国首部《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和《组合结构设计规范》(JGJ 138、J 130)、《约束混凝土柱组合梁框架结构技术规程》(CECS 347),建立了符合我国可靠度水平且与大规范体系一致的设计技术。在法门寺合十舍利塔、咸阳机场2号航站楼、信息大厦等30余项重大工程中应用。

2.大型、复杂工业空冷结构体系及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分散剪力墙混合结构体系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实现了空冷结构体系自主化设计和国产化应用,解决了高烈度区大型、复杂混凝土框排架工业结构体系应用的技术难题。首次进行高烈度区空冷新型结构抗震试验、灾变效应计算和结构设计方法研究,建立了抗震设计方法;研发了混凝土管柱+钢桁架+斜撑式混合结构和大直径混凝土管柱+钢桁架+下沉鱼腹式混合结构的新型空冷结构体系及SRC框架-RC分散剪力墙新型混合结构体系。成果分别纳入我国首部《直接空冷凝汽器支撑结构设计导则》(Q/DG1-A006.8)和《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技术规程》(DL 5022),改变空冷结构设计长期由国外公司垄断的局面,提高了我国工程结构技术水平和行业竞争力,实现了空冷结构自主化设计和国产化应用。在华电灵武电厂(我国首台2×1000MW空冷机组)、华能铜川电厂、马来西亚Ranhill电厂等30余项空冷岛(结构)和20余项火电厂主厂房工程中应用。

3.再生低能耗材料结构设计技术研究,实现了再生与低能耗材料在结构中的工程应用与产业化。以再生循环利用、低能耗材料在结构中的应用为出发点,建立了该类新型结构的计算技术与设计方法。成果纳入标准《再生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JGJ/T 443-2018)、《再生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BJ61/T 88-2014)、《烧结保温砖和保温砌块》(GB 26538)、《烧结多孔砖和多孔砌块》(GB 13544)。再生与低能耗材料结构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大量应用,在陕西、四川、新疆等地的10余个城市50余项工程中应用。

4.高烈度区装配式结构体系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解决了高烈度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用的关键技术难题,促进了装配式结构的推广应用。以“干、湿法连接剪力墙构件设计技术”“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子结构抗连续倒塌设计技术”和“整体式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技术”等成果为基础,形成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实用设计技术,改善和提高了装配式结构抗震性能,创新了满足建筑构件(部品)工业化生产和施工规范要求的系列工艺技术,帮助建成标准化的混凝土预制构件(部品)工业化生产线/产业化基地,实现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成套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成果纳入标准《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BJ61/T 87-2014),并被国家相应标准采用,技术在陕西、新疆、甘肃等地的80余项工程中应用。

关于俄罗斯工程院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