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民间环保机构呼吁完善候鸟迁徙保护网络

2012.11.13

  近段时间,有关候鸟在迁徙通道上惨遭屠戮的消息,引发社会多方关注。政府职能部门、警方等相继出手护鸟,打击相关犯罪。但民间保护的关注更深一层,他们希望借此机会推动中国的自然保护地管理机制改革,建立长效的候鸟保护机制。

  记者从民间环保机构自然大学获悉,近日,一封由全国各地观鸟护鸟团队等31家相关机构参与联署的公开信,递交到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公开信呼吁为千年鸟道候鸟迁徙廊道关键区域建立自然保护地,改变我国候鸟迁徙通道上执法薄弱、被动执法、护鸟无力的现状。

  自有志愿者将湖南千年鸟道上候鸟被大量杀戮的惨状曝出后,有关方面的一系列动作令人欣慰:湖南森林公安紧急部署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严打野生鸟类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国家林业局迅速派出工作组赶赴当地协调指导专项行动及候鸟保护工作;湖南新化、新邵、隆回三县签订了“候鸟保护联防公约”;10月27日,湖南警方破获了一起号称有史以来数量最大、手段最专业、分工最明确、对野生鸟类危害性最大的团伙性非法狩猎案。

  但公开信认为,如此被动执法和专项行动远远不够。

  此公开信获得了自然保护地法推动者、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解焱的联名支持。解焱表示,中国需要的是一个长效的管理机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每次出了问题大家聚到一起,然后很快又都回到原地。

  解焱认为,中国的自然保护地改革首先要调整保护区的设定标准,将需要保护的生态脆弱区域内不同程度的人类干预作出具体分类。在她看来,“正因为目前的保护区严禁人类活动的条件太过严苛,才会导致候鸟的迁徙廊道这样人口密集的区域无法纳入保护地的管理机制中来。”

  公开信起草方、自然大学鸟兽学院负责人刘慧莉介绍,据她调查,江西遂川营盘圩千年鸟道区域已经是省级自然保护区,但似乎没有一个打鸟的村民知道这一点。她表示,现有的自然保护区申请都是由地方自下而上申请,大多集中在重点保护候鸟的繁殖地、越冬地,忽略了对候鸟迁徙廊道关键区域的保护。而已有的迁徙廊道自然保护区,也存在保护地割裂、保护区执法和管理能力参差不齐等问题,无法从根本上为候鸟迁徙保驾护航。

  我国现有自然保护区管理机制为何保护效果不佳?解焱认为,原因之一是没有一个自上而下的整体管理机制,也没有将不同人类干预程度的自然保护地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效的保护网络。

  在过去多年有关自然保护立法的争论中,我国自然保护区孤岛化、破碎化,没有形成有效保护网络的问题,已被众多专家学者多次指出。正如解焱所言,“我国已有的这些严格限制人类活动的自然保护区成为一个个孤岛,无法满足野生动物的迁徙需求。”

  公开信称,我国的自然保护科学家们正在力推保护地法,希望尽早对我国的自然保护地管理工作进行系统改革。其中,为野生动物的迁徙廊道设立保护管理机制,是专家们认为亟待建立的保护地概念之一。

  公开信写道:“为千年鸟道建立自然保护地管理机制,带来的不仅仅是跨省、跨县联合执法的效力整合。在中国自然保护地管理改革的推进中,候鸟迁徙廊道更因其所涉及的栖息地区域面积相对较小,需要牺牲的发展成本相应较小等显而易见的综合优势,有利于保护地管理纳入旅游产业的经济杠杆,为更多自然保护地管理提供参考。”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