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关于环咽肌弛缓不能的辅助检查介绍

2023.9.12

  1、放射线检查

  对于口咽性下咽困难的病人需要进行多阶段、多体位透视和电视扫描检查。由于吞咽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快速活动,只有应用这些技术才能准确的记录,如舌的运动、软颚的活动、咽部收缩的对称性、喉的活动,以及原来处于静息状态下的食管上括约肌的活动情况等。特发性食管上括约肌功能障碍病人作食管造影时,有时可见食管上括约肌平面有一向食管腔内突出的嵴(cricopharyngeal bar),称为“环咽嵴”,正常人有5%有此种现象。

  2、放射性核素排空试验

  能容易有监测口咽部的排空功能。在各类口咽性下咽困难病人中,使用液体或固体食团可以使排空功能量化。

  3、运动功能检测

  对于食管上括约肌进行生理功能检测必须考虑2个重要因素:其一为此括约肌纤维排列的放射性与其轴性的不对称性,其二为在吞咽过程中此括约肌向前向上方向的移动。单孔压力导管在检测食管上括约肌静息压时不太准确,多腔压力导管在同一平面上有其各自的孔口,可在静息状态下准确的记录食管上括约肌在各处的压力。有一种圆周压力传感器可以提供最准确的压力数据(Castell,1990)。

  神经性口咽性运动功能障碍表现为食管上括约肌静息压异常、不协调和松弛障碍。肌源性口咽性下咽困难患者咽部的收缩力较弱,持续时间也较长。其收缩力不足以将食团推经食管上括约肌,使得食管上括约肌成为食物推进的障碍。

  Cook等(1992)及Jamieson等(1994)对结构性病因中无法用神经性及肌源性疾病解释的食管上括约肌功能紊乱合并咽食管憩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发现在吞咽过程中,咽食管憩室病人的食管上括约肌常提前关闭和处于持续性收缩状态,下咽部的食团内压力明显升高。与此同时,他们测量了开放以后的括约肌的最大面积,发现病人的括约肌面积明显小于正常人。

  最近的研究工作发现Zenker憩室病人的食管上括约肌多有组织纤维化和括约肌炎症等局限性肌病的组织学征象,说明Zenker憩室的形成是食管上括约肌顺应性降低和下咽部食团内压力升高以后,食管上括约肌在没有解剖学的松弛状态下,食团以高抵抗力长时期强力运行的结果。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