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双一流”公布在即!哪些高校新增最多人才“中坚力量”?

2021.5.24

除了以两院院士为代表、个人成就突出但较为稀有的顶级杰出人才外,在各大高校中,还有着一大批拥有标志性成果产出的各类重大项目的负责人和奖项获得者。

他们往往都是各自领域和研究方向上的领军人物,也是各大高校的主要中坚力量,未来我国的顶级杰出人才,绝大多数都将会从他们当中涌现。
可以说,领军人才的队伍规模大小和质量高低,直接影响乃至决定了一所高校当下和未来的发展潜力。
因此,青塔团队结合相关数据,破除“唯帽子”,从成果和贡献的角度出发,对近三年各类重大重点项目负责人和重要奖项获得者进行了梳理统计,从中可以进一步观察各大高校领军人才队伍的建设水平。
重要基金项目负责人
在我国各级项目资助基金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无疑最具代表性。
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以及单项资助金额≥300万元的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无疑最具含金量,能够成为这类项目的负责人,便足以证明一位学者顶尖的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
从这四类项目负责人的统计情况来看,近三年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表现最为优异,重要基金项目负责人分别新增了234人次和202人次,在全国高校中独居一档。
浙江大学新增了171人次,仅次于清北;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这对“双子星”同样优秀,分别新增了151人次和150人次;南京大学新增了130人次,中山大学新增了109人次,都在100人次以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3年间则各自实现了80人次以上的重要项目负责人增长,表现十分出色。
2018~2020年重要项目负责人统计如下:
(注:涵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单项资助金额≥300万元项目以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负责人,仅统计总人次≥5人的高校;单位:人次)
两院院士二轮候选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作为我国最高学术荣誉称号,代表着我国科研学术的最高峰。而两院院士的二轮候选人,距离这项最高荣誉仅剩一步之遥,每届不过百余人,他们也是领军人才中层次最高的群体。
从统计结果来看,在本轮统计区间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各有15人次成为两院院士的二轮候选人,依旧首屈一指;浙江大学则有11人次,位列第三;上海交通大学有9人次,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大学各有7人次,均位于第一梯队。
此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各有5人次成为两院院士二轮候选人,国防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则各有4人次成为两院院士二轮候选人。其中,北京科技大学是唯一的一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成绩十分亮眼。国家重大奖项获得者
“国家科技三大奖”和“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是我国自然科学领域和人文社科领域的最高奖项,代表着国家层面对于获奖者贡献和成绩的高度认可与赞誉。
从统计结果来看,近三年重大奖项获得者人数最多的是清华大学,共计33人次;其次是北京大学,共计24人次;上海交通大学位列第三,共计18人次;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各有15人次,复旦大学14人次,武汉大学13人次;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中南大学均在10人次以上。
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各有9人次,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各有8人次,华东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各有7人次;苏州大学则是“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近三年重大奖项获得者人次最多的的高校,成绩卓著。
(注: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为我国科学技术最高荣誉,获奖者纳入杰出人才统计,不在本轮领军人才统计范围之内;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只统计一等奖获得者。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得者
教育教学成果,是衡量一所高校建设成绩好坏的重中之重。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每四年评选一次,包含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三大板块。出于“宁缺毋滥”的原则,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对于获奖人数有着严格的限制,能够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的更是凤毛麟角。
本轮统计区间内,在高等教育领域,共有52位老师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及一等奖。
其中,南京大学新增人数最多,为5人次,几乎独占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获得者人数的十分之一。
北京大学东南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各新增了2位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表现优异。

此外,四川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25所高校各新增1人。

重要社会奖项获得者

作为我国科技奖励的补充部分,诸多社会奖项正在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并作为社会认可度的重要表达而存在。
其中,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科学探索奖青橙奖三个奖项,在评选标准上对于获奖者的学术成就与贡献具有较高的要求,历届获奖人数也较为稀少,故而有着相对较高的含金量。
从近三年获奖者的统计情况来看,在这三个社会奖项中,获奖人数最多的高校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分别有17人次和16人次获奖,同样独居一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则有6人次获奖,获奖者数量位居第三。
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则各有3人次获奖,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各有2人次获奖。其中,西南交通大学是仅有的一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南方科技大学是唯一的一所非“双一流”建设高校,在社会认可度上比肩一众顶尖学府,十分出色。
近三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科学探索奖和青橙奖三大社会奖项获奖人次统计如下:
汇总统计

从2018~2020年间新增领军人才的汇总统计情况来看,北京大学在各类指标上的综合表现最佳,共计新增领军人才295人次;其次是清华大学,共计新增274人次,位列第二;浙江大学新增205人次,位列第三。

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三年间新增领军级人才总人次也均在100人以上,表现十分出色。

在“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表现最好的学校是上海大学苏州大学暨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分别新增领军级人才40、39、37、36人次。

在非“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南方科技大学新增35人次,深圳大学新增28人次,陆军军医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各新增27人次,华南农业大学山西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各新增19人次,南京医科大学新增18人次,成绩同样十分优异。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