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老中医诊治带状疱疹思路

2021.7.21

赵老认为本病多因情志内伤,兼感毒邪,肝郁化火或因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蕴化热,复感毒那,以致湿热火毒蕴积肌肤而发后期因余毒未尽,气滞血疲,不通则痛。赵老又将其分为“虚”、“实”两型。“实”证者为湿热之“因”虽除,但气滞血疲之“果”仍在,临床可见疼痛持续,拒按,脉实。此种情况为气滞血疲,治宜理气化痰止痛汤加减。“虚”证者为湿热虽去,但气阴两伤,气虚血滞所致,临床可见疼痛时重,喜按,脉弱,此种情况属于“气虚伤阴血疲”,治宜益气养阴止痛汤加减。

一、带状疱疹分两型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总结前人经验指出本病病因为风、湿、热,其发病与心、肝、脾、肺有关。如云:“缠腰火丹俗名蛇串疮,有干湿不同,红黄之异,皆如累累珠形。干者色红,形如云片,上起风粟,作痒发热,此属肝心二经风火,治宜龙胆泻肝汤;湿者色黄白,水疱大小不等,做烂水流,较干者多疼,此属脾肺二经湿热,治宜除湿胃苓汤。”而赵老认为,《医宗金鉴》对本病的描述较为具体,辨证较为全面,方药尤其实用。据此将带状疱疹按皮损分为两种:第一种基底鲜红,多伴口苦,咽干,脉弦;第二种基底淡红,多伴纳呆,腹胀,脉缓。二者均属湿热,区别在于前者热重于湿,后者湿重于热,恰符合“红黄之异"。《疡科经验全书?火腰带毒》:“火腰带毒,受在心肝二经,热毒伤心流于膀胱不行,壅在皮肤,此是风毒也”。


根据以上分析,赵老又将带状痗疹分为两型:热盛者属肝胆湿热型,发病部位常见腰际、胁肋部,甚至还有发展至头额的。起病急剧,皮疹色鲜红,可见水疱,甚至脓疱、血疱,有**样痛感,疼痛剧烈,可伴发热,恶寒,口苦,咽干,眼睛发红,心烦,大便干,小便发红、黄,甚至酒色,舌红,苔黄兼腻,脉弦滑。治宜清肝胆湿热汤加减。平素心情不畅、情志内伤,使肝郁化火;或过度劳累,耗精伤液,是肝胆热盛;或心火妄动、三焦风热灼伤肝经之阴;感受外来风毒之邪后,使湿热风火之毒蕴结肌肤而发病;湿盛者属脾肺湿气型,一般发在上肢,或者是胸部,胁肋部,较少在颜面。起病较缓慢,皮疹色淡红,水疱松弛,出现胀痛、**样疼痛,疼痛较轻,口干,不欲饮水,胸闷、腹胀,大便溏,小便清,舌质淡,舌苔白腻,脉沉缓。治宜健脾除湿清肺汤加减。脾失健运,水湿内生,脾湿郁久,蕴湿化热。湿热困于肺脾,博结于皮肤不得疏泄。内有湿热,外受毒邪侵袭而火发疱疹。同时赵老明确指出,以上证治方案,对一般病例确有较好的疗效,能缩短病程和减轻痛苦,但是对重症病例和后遗神经痛病例等特殊情况则疗效欠佳。

二、重用大黄,慎用龙胆

中医学认为,气血互根,气血以通为用;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血瘀多有气滞。故临证取活血化瘀中药。然活血破血中药终究属攻伐之品,有耗气伤血,伤正败胃之弊,按《内经》“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的理论,临证时尤其应注意“消而勿伐”的原则。赵老曾对肝胆湿热炽盛病人投用龙胆草I5g致昏厥一例,经灌浓糖水抢救苏醒过后,经查患者已数日进食不多,加之对药性认识不够,所以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终致有此意外。赵老结合多年实践,认为即使胃虚之人,有肝胆湿热证,龙胆草亦可使用,但必须同时兼顾脾胃。相反,无胃虚情况,若重用龙胆草亦先告知病入药苦,使其有精神准备,或在服药后吃些糖果,以缓和苦味,这样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副作用。此外,实证带状疱疼后遗神经痛非重用大黄不能达到破瘀祛病之效。因大黄性迅速善走,最能破血中瘀血,其作用远非三棱、莪术所能相比,气滞血疲所致的持续性疼痛,只有重用大黄才能使气血相通,促病早愈。反之,畏药而忌用,只能使病情拖延,终会耗伤气血,到那时治之更难。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