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湿地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研究战略研讨会召开

2010.9.18
  33393_201009191223571.jpg

  由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和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所共同主办的“湿地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研究战略研讨会” 于9月10日至13日在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行。中科院资环局局长范蔚茗、鸡西市副市长李鸿林、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处长鲍达明、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主任陈克林、中科院南京湖泊所所长杨桂山和华东师范大学陆健健教授等领导专家应邀参加了会议。东北地理所所长何兴元及所科技处、野外台站等负责人及相关科研人员、研究生等6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本次会议主要针对东北地理所已经初步建立的东北湿地野外观测网络建设进行研讨,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国内外湿地科学前沿、热点问题的交流研讨,汇集专家智慧,进一步凝练东北湿地生态网络台站的发展定位及中长期关注的关键科学问题,明确各个野外台站的野外观测任务及观测指标,加强东北湿地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研究水平,提高对国家和地方湿地保护与管理的科技支撑能力。

  会议采取了主题报告、讨论和实地考察等形式,参会领导专家围绕东北湿地生态系统网络研究和台站建设问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范蔚茗在致辞中不仅针对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网络建设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同时对东北地理所湿地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和要求。他指出要加强对湿地科学问题的深入理解,加强湿地学科领域前瞻布局,进行学科目标凝练,明确研究方向,尽早实现湿地科学的跨越发展,提升湿地科学在地球表层科学研究中的贡献。其次要加强湿地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与具体科学问题相结合。通过 选择正确的观测方法、监测站点,积累长期定位观测数据,满足湿地科学问题的解决,进而为地方部门、政府提供咨询服务。

  与会其他领导专家对湿地野外站台网络建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均表示东北湿地生态系统网络台站选择合理、定位准确,其建设必将推动我国湿地生态系统网络的发展,提升我国湿地生态系统的野外观测能力,促进我国湿地科学的跨越式发展,为东北区域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必要的科技支撑。他们指出在全国范围内湿地野外站台数量与森林、荒漠等相关领域相比明显偏少。东北地理所湿地网络的建立是符合国家生态建设的中长期需求,抓住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网络建设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各位专家也表示湿地观测网络建设要加强野外站台的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有层次的中心站—分站—流动观测点结合的野外台站综合体;从野外台站的长期发展出发,注重长期科学目标与短期行为的关系;加强生物多样性观测研究,强化与国际及地方相关部门方面的合作。同时希望东北地理所充分利用目前研究所良好的发展态势和湿地学科的研究优势,进一步发挥东北湿地观测网络在国家湿地网络建设中的示范性作用。

  研讨会后专家们考察了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北所在建的兴凯湖湿地生态观测站综合楼和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生态试验站。会议举办期间得到了黑龙江省兴凯湖管理委员会和鸡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大力支持。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