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安徽医科大学Nature子刊发表银屑病研究新成果

2015.4.13

  来自安徽医科大学、复旦大学等20多家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采用全外显子组SNP微阵列(SNP array)技术鉴别出了15个新的银屑病易感位点。相关论文发表在4月9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论文的通讯作者是安徽医科大学的张学军(Xuejun Zhang)教授。张教授长期致力于皮肤遗传病,特别是复杂性皮肤遗传病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成果。他不仅建立了世界上较为完整的皮肤病遗传资源库,而且接连在Nature Genetics等杂志上发表文章,发现了白癜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麻风等一系列的易感基因,这对于国内皮肤病遗传学研究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

  银屑病(Psoriasis)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终身自身免疫炎症性皮肤病。以皮肤出现大小不等,境界清楚的红斑鳞屑性斑块,上覆大量干燥的银白色鳞屑为特征。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往往症状缓解后复发,且复发时病情加重。全球约有3%的人群受累于这一疾病(延伸阅读:靶向捕获测序应用于多基因遗传病银屑病的致病基因鉴定 )。

  当前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银屑病的发生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遗传因素在银屑病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迄今为止已发现了累计40多个银屑病易感基因或位点,其中大部分都是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s)鉴别出来。但这些易感基因或位点都只有微小或中度的效应,只能共同解释一小部分的银屑病遗传变异。显而易见还有许多银屑病背后的遗传因素尚待发现。此外,以往鉴别的大多数变异都定位在非编码基因组区域,因此提供的有关这些变异影响疾病功能机制的线索极少。常规的GWASs未能很好地覆盖具有高外显率的编码变异。

  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为重测序多个遗传区域提供了机会,并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编码变异参与了银屑病和其他的复杂疾病。然而由于样本大小和统计功效的影响,调查编码变异的研究努力仍然受限。一些采用新外显子组芯片的研究显示他们能够全面地鉴别几种复杂性状的编码变异。

  在这篇新文章中研究人员报告称,通过采用Illumina的Human Exome Asian BeadChip芯片和Human Exome Fine Mapping BeadChip,他们在大规模的个体(17,614位患者和25,216名对照人群中)开展首个外显子组关联研究,系统地调查了银屑病的编码变异。由此揭示出了15个与银屑病相关联的新基因/位点,包括C1orf141, ZNF683, TMC6, AIM2, IL1RL1, CASR, SON, ZFYVE16, MTHFR, CCDC129, ZNF143, AP5B1, SYNE2, IFNGR2 和3q26.2-q27 (P<5.00 × 10−08)。在这些新基因/位点中研究人员发现了16个SNPs。此外,他们还验证了4个已知的易感位点TNIP1, NFKBIA, IL12B和LCE3D–LCE3E。在这项研究中鉴别所有的易感位点共同占据了银屑病1.9% 的遗传可能性。根据研究人员的预测,AIM2中的变异可能影响了蛋白质的结构。

  这些研究结果不仅增加了银屑病遗传风险因子的数量,还揭示出与这一疾病相关的一些新的及可能的生物信号通路。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