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新疆生地所鹅喉羚社群结构研究取得新进展

2011.8.09

  对于有蹄类动物而言,研究集群大小和组成是研究其社群结构的基础。外界环境因子诸如栖息地、季节变化、食物的质量和丰富度以及有蹄类动物内在的生理因素(如繁殖周期)都会影响动物的集群。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杨维康研究员及其团队成员于2005年至2007年,在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对总计564群(共计3186只)鹅喉羚的的社群结构进行了研究。

  作者将鹅喉羚的集群分为雌性群、雄性群、亚成体群、独羚、雌雄混合群和不明群共计6种类型。研究结果表明:春季鹅喉羚以雄性群居多(45.7%);夏秋两季则以雌性群为主(52.9%和70.4%);冬季以混合群居多(60.0%);四个季节间三种社群类型的百分比组成差异显著(χ2 = 68.45, P < 0.01)。鹅喉羚集群大小范围为1~95只,其中1-5只的小群最为常见(占观察群体总数的65.5%),6-10只的集群相对较少 (占观察群体总数的23.1%),11-20只和超过20只个体的大群则很少见 (占观察群体总数的9.2% 和2.2%)。春季和夏季,鹅喉羚倾向于集较小的群(平均群大小为4.45只和4.94只);而在秋季和冬季鹅喉羚则集较大的群(平均群大小为6.66只和6.0只);鹅喉羚的春季集群大小与秋季和冬季集群大小存在明显的差异。“独羚”在春季产仔期和初冬交配期最为常见。

  相关研究成果Social Structure of Goitred gazelles Gazella subgutturosa in Xinjiang, China发表在PAKISTAN JOURNAL OF ZOOLOGY,(43,769-775,2011)上。

  该研究有助于帮助相关科研人员更好的理解鹅喉羚的行为,并对这一珍稀物种的保护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