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免疫学实验--抗肝肾微粒体抗体测定(LKM)介绍

2022.2.10

抗肝肾微粒体抗体测定(LKM)介绍:

  1973年Rizzetto首次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在一些慢性肝炎患者中发现抗肝/肾微粒体抗体(抗-LKM),这些抗体能与肝细胞质、近端肾小管起反应。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抗线粒体抗体可使远端肾小管着染。随后鉴定出LKM抗体有3种亚型,LKM-1是Ⅱ型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血清学标志,LKM-2只出现于由替尼酸引起的药物诱导性肝炎当中,因此LKM-1必须与LKM-2相区别开来。LKM-3主要出现于一些慢性丁型肝炎患者。LKM主要常用间接免疫荧光法鉴定。
  间接免疫荧光法实验原理:将荧光素标记在相应的抗体上,直接与相应抗原反应。
  第一步,用未知未标记的抗体(待检标本)加到已知抗原标本上,在湿盒中37℃保温30min,使抗原抗体充分结合,然后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抗体。
  第二步,加上荧光标记的抗球蛋白抗体或抗IgG、IgM抗体。如果第一步发生了抗原抗体反应,标记的抗球蛋白抗体就会和已结合抗原的抗体进一步结合,从而可鉴定未知抗体。

抗肝肾微粒体抗体测定(LKM)正常值:

 间接免疫荧光法:阴性。

抗肝肾微粒体抗体测定(LKM)临床意义:

  抗LKM-1抗体为AIH- II型血清特异性抗体,敏感性为90%,在AIH中检出率较低(约10%左右)。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约 2%-10%也可检测到抗LKM-1抗体。AIH中抗LKM-1抗体阳性患者,较多具有典型的自身免疫现象,大多为青年女性,自身抗体滴度较高,血清免疫球蛋白显著增高,病情比较严重,对激素治疗反应好,欧美地区多见;HCV感染伴有抗LKM-1抗体阳性患者,大多年龄较大,女性并不多见,自身抗体滴度较低,血清免疫球蛋白不高,病情为慢性肝炎表现,对干扰素治疗有反应,地中海地区多见。
  抗LKM-2抗体仅见于应用药物替尼酸治疗后诱发的肝炎患者。由于该药物已停用,故抗LKM-2抗体已不存在。
  抗LKM-3抗体见于10%-15%慢性丁型肝炎患者,大约有10%的AIH-II型患者既有抗 LKM-1抗体,也有抗 LKM-3抗体。抗LKM-3抗体在AIH-II型患者中滴度较高,而在丁型肝炎患者中滴度较低。

抗肝肾微粒体抗体测定(LKM)注意事项:

  一、抽血前的注意事项
  (1)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
  (2)体检前一天的晚八时以后,应开始禁食12小时,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3)抽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
  二、抽血后应注意
  (1)抽血后,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5分钟,进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肿。
  (2)按压时间应充分。各人的凝血时间有差异,有的人需要稍长的时间方可凝血。所以当皮肤表层看似未出血就马上停止压迫,可能会因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渗至皮下造成青淤。因此按压时间长些,才能完全止血。如有出血倾向,更应延长按压时间。
  (3)抽血后出现晕针症状如:头晕、眼花、乏力等应立即平卧、饮少量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体检。
  (4)若局部出现淤血,24小时后用温热毛巾湿敷,可促进吸收。
  三、检验前请告知医生近期用药情况及特殊生理改变。

抗肝肾微粒体抗体测定(LKM)检查过程:

暂无相关信息

相关疾病

  抗体,紫绀-杵状指-肝病综合征,药物性肝病,缺血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肝炎双重感染,丙型病毒性肝炎

相关症状

  腹胀,黄疸,腹痛,腹水,恶心与呕吐,消瘦,疲劳,发烧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