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Science: 总是昏昏欲睡?灯光在作怪

2013.8.09

  我们身体的生物钟与自然昼夜周期不同步,罪魁祸首就是室内的人工照明。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几天的户外活动能使我们将自身生物钟调整到与太阳周期一致,减少昏昏欲睡的感觉。相关的研究报告在表在在近期的《当代生物学》杂志上。

  电给了我们自由安排作息的空间——天黑之后只要打开一盏灯,依然能像白天一样活动。“但是我们也为此付出了代价”,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综合生物学家 Kenneth Wright说。晚睡晚起的人暴露在人造光之下的时间更长,减少了与自然光的接触,这就意味着,他们的身体没有得到人类曾经所依赖的来自大自然的暗示。

  为了了解人体生物钟或昼夜节律如何与太阳周期的相互作用,科学家们研究了大脑中的计时机制,特别是我们如何调节体内褪黑素的分泌。Wright告诉我们令人昏昏欲睡的褪黑素一般在睡前两个小时释放。当我们作息时间处于反常状态时,体内的褪黑激素就会失控,例如在夜里开灯会推迟褪黑素的释放,改变我们的身体节律。英国萨里大学的睡眠生理学家Derk-Jan Dijk如是说。但是如果失去所有的人造光,对于已经适应人造光的现代人类有何影响,目前还不明确。

  Wright 和他的同事为8名受试者配备了活动跟踪表,这种装置携带了光强检测仪和运动传感器,用以检测受试者睡眠和苏醒的时间。第一个星期里,受试者将大部分的日常生活时间花在拥有人工照明的建筑内。随后的24小时里,他们都留在实验室里,研究人员分时段测试他们唾液中的褪黑激素水平的变化。在第二个星期里,参与研究的受试者被安排生活在科罗拉多洛矶山上,他们在那里露营,没有电视、手机、甚至手电筒。在这个为期一周的露营生活中,他们所能获得的光照只能来自太阳和篝火。结束露营后,他们的唾液再次被采样化验。

  活动跟踪表记录的数据显示,受试者在这两个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基本上都拥有相同的睡眠时间。但是人造光到自然光的转变,几乎将他们的“曝光量”增加了两倍,这当然也调整了他们的生物钟。露营之后,受试者的生物钟周期已经与太阳周期相一致,日落后他们的身体释放褪黑激素比在人造光条件下提前2个小时,日出后停止释放。

  “当我们把自己置于自然光线下,我们体内节律与自然昼夜周期表现得相当一致,” Wright说。露营结束后,夜猫子们体内昼夜节律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与早起的人们更加接近。研究人员指出,人工光源施加在夜猫子们身上的影响特别强烈。

  观察自然条件下人体节律变化,是一个研究方式的“突破”,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Marie Dumont说:“我觉得我们时常疏忽,我们所获得的知识大多是从实验室和人工条件下获得的”,而忘记了我们实际上是大自然的孩子。但是Dumont表示,有一小部分个体的表现,与实验结论相悖:露营活动和社交对象,也可能会干扰他的生物钟。

  这项工作可以为许多夜猫子解除疲劳的困扰。已有研究表明,我们在不太清醒的时候,褪黑素的分泌通常在早晨醒来后两小时左右结束,“我们醒了,但我们的生物钟仍然处于睡眠时段,我们就会感到不太舒服,” Dijk解释道。而在露营一周后,被试者的褪黑素分泌在他们醒来之前就已经结束。Wright说褪黑素分泌周期与我们睡眠周期不同步,就是我们早上嗜睡的原因。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发现,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我们无法不使用电,因此现代人的某些生活习惯令我们疏远了阳光。Wright建议,在早上,让充足的阳光进入你的房间,多多接受自然光的沐浴,睡前几小时,关掉或调暗家里的灯。然后——祝你好梦。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