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北大学者JAMA发布中国剖宫产现状研究的最全面成果

2017.1.21
来自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纽约大学医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对2008-2014年全国妇幼年报资料的近1亿出生人口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2008-2014年中国剖宫产率年均升高1.0个百分点,且不同省份、不同区县剖宫产率差异显著。这是迄今为止有关中国剖宫产现状方面最为全面系统的研究,纳入分析的总出生规模近1亿,几乎涵盖了中国大陆每一例新生儿,这对于研判剖宫产率未来趋势,改善妇幼卫生服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月3日的国际医学期刊JAMA(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杂志上,由公共卫生学院刘建蒙教授领导完成,刘建蒙教授现为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北京大学生育健康研究所副所长、卫生部生育健康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孕期营养、宫内暴露及产科因素对妇女儿童健康的影响。

剖宫产指经腹切开子宫娩出胎儿的手术,是处理高危妊娠、解决难产的重要手段。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人群剖宫产率的适宜水平为10%~15%。近20年来分娩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变化显著,多数国家阴道自然分娩数减少,剖宫产分娩数增多,剖宫产率远超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水平,在此期间,我国正处转型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医疗条件改善显著,分娩方式转变也尤显突出。

剖宫产术过度使用不仅是医学问题,更是社会问题。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 Organization,WHO)在亚洲9国(含中国)开展的调查显示,中国剖宫产率高达46%,居亚洲之首。除了WHO调查以外,其他有关中国剖宫产率的研究也均是基于较小规模的抽样调查或局部地区的分娩资料。不容忽视的是,中国出生人口基数大,地域广阔、发展不平衡,区域间妇幼健康服务能力不均衡,全国剖宫产的平均水平究竟怎样、省市县间差异如何、近几年有无变化,这些重要问题均缺乏权威性的研究数据。

刘建蒙课题组对2008-2014年全国妇幼年报资料的近1亿出生人口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2008-2014年中国剖宫产率年均升高1.0个百分点,2014年全国剖宫产率为34.9%,这一水平仅略高于美国同期水平(32.2%),但却显著低于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巴西(56.0%)。研究还发现,不同特征区县剖宫产率变化趋势迥异。2008年剖宫产率较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剖宫产率呈稳步上升趋势,这与国家近年来不断加强妇幼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农村地区住院分娩服务可及性等系列举措相吻合,而2008年剖宫产率处于高位、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剖宫产率呈现下降趋势,这与国家及地方系列降剖举措相吻合。研究还发现,特大城市剖宫产率下降趋势尤为明显,且剖宫产率较快下降并未伴随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升高,这为其他高剖宫产率地区制定降剖策略与目标提供了数据支撑,对科学研判“全面二孩时代”剖宫产率的走势也有重要价值。

研究还发现,尽管全国剖宫产率平均水平并非既往研究所报道的如此之高,但不同省份、不同区县剖宫产率差异显著。2014年剖宫产率省间差距为美国州间差距的3.5倍之多。2014年,仍有500多个区县剖宫产率低于20%这一保障母婴生命安全的红线(有研究显示,就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而言,低于20%提示剖宫产术可能不能满足医学需求),另一方面有近800个区县高于50%这一明显超出医学需求的黄线。剖宫产术不足与剖宫产率超出医学需求共存的现状,提示国家亟待制定差异化政策,高剖宫产率地区继续控制非医学指征剖宫产,低剖宫产率地区继续提高剖宫产服务的可及性,以缩小剖宫产率差异、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母婴健康。

这项研究是迄今为止有关中国剖宫产现状方面最为全面系统的研究,纳入分析的总出生规模近1亿,几乎涵盖了中国大陆每一例新生儿。这项研究对于宏观把握中国剖宫产现状,研判剖宫产率未来趋势,制定剖宫产的相关政策,提升妇幼卫生服务能力和改善妇幼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刘建蒙
个人简介
1988年获同济医科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医学硕士学位(卫生统计学),1998年获北京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流行病学)。
1992-1993年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研修围产流行病学,2001-2003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研修营养流行病学。
现为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北京大学生育健康研究所副所长、卫生部生育健康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主持过多项国内、国际课题,所主持课题侧重于人群队列研究和随机对照研究。开设《流行病学现场实验(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生课程。
迄今发表SCI论文30余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兼《中国生育健康杂志》常务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
孕期营养、宫内暴露及产科因素对妇女儿童健康的影响

原文摘要:

Geographic Variations and Temporal Trends in Cesarean Delivery Rates in China, 2008-2014

Importance The increasing use of cesarean delivery is an emerging global health issue. Prior estimates of China’s cesarean rate have been based on surveys with limited geographic coverage.

Objective To provide updated information about cesarean rates and geographic variation in cesarean use in China.

Design, Setting, and Data Sources Descriptive study, covering every county (n = 2865) in mainland China’s 31 provinces, using county-level aggregated information on the number of live births, cesarean deliveries, maternal deaths, and perinatal deaths, collected by the Office for National Maternal & Child Health Statistics of China, from 2008 through 2014.

Exposures Live births.

Main Outcomes and Measures Annual rate of cesarean deliveries.

Results Over the study period, there were 100 873 051 live births, of which 32 947 229 (32.7%) were by cesarean delivery. In 2008, there were 13 160 634 live births, of which 3 788 029 (28.8%) were by cesarean delivery and in 2014 there were 15 123 276 live births, of which 5 280 124 (34.9%) were by cesarean delivery. Rates varied markedly by province, from 4.0% to 62.5% in 2014. Despite the overall increase, by 2014 rates of cesarean delieries in 14 of the nation’s 17 “super cities” had declined by 4.1 to 17.5 percentage points from their earlier peak values (median, 11.4; interquartile range, 6.3-15.4). In 4 super cities with the largest decreases, there was no increase in maternal or perinatal mortality.

Conclusions and Relevance Between 2008 and 2014, the overall annual rate of cesarean deliveries increased in China, reaching 34.9%. There was major geographic variation in rates and trends over time, with rates declining in some of the largest urban areas.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