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慢跑是对抗肥胖遗传效应的最有效方式,游泳都没用

2019.9.17

  前不久,我们写了一篇早上运动对代谢的影响最强的文章。

  居然有大量的读者留言问,“是饭前运动好,还是饭后运动好?”一看问题就能猜出来这些读者是胖乎乎的吃货体质。

  那我再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都知道肥胖受遗传因素影响非常大,你们可知道哪种运动最能抵消肥胖的遗传效应?

图片.png

▲ 该图片由TheOtherKev在Pixabay上发布

  我猜你肯定不知道(据说是神转折)。因为运动和肥胖的遗传效应之间的关系,几乎没有被系统地研究过[1]。尤其是近年来发现BMI(身体质量指数)这个指标越来越不靠谱之后,相关的研究就真的是没有了。所以,还是那句话,科学家也不知道。

  近日,由中国台湾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郭伯秀教授和林菀俞副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在著名期刊《科学公共图书馆·遗传学》(PLOS Genetics)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1],终于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

  她们发现有规律地(每周三次,每次30分钟)慢跑、登山、散步、健走、国标舞、瑜伽等,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抗肥胖基因的增肥效果。其中,以慢跑效果最显著,能对抗BMI、体脂率、腰围、臀围和腰臀比相关的肥胖遗传效应。

  遗憾的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骑单车、游泳、伸展操(广场舞?)、太极拳和气功等,不能抵消遗传对肥胖的影响。

  生在肥胖家庭的朋友们,改变命运的机会终于来了。你们肯定知道该怎么做吧。

图片.png

▲ 研究成果发布会现场

左到右:黄国晋、詹长权、郭伯秀、林菀俞

  肥胖早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与数不清的疾病相关。

  肥胖的发病过程也是非常复杂的,受遗传的影响,也受生活方式的影响,它们俩之间还会互相作用[2,3]。

  有研究表明,BMI的遗传率在24%至81%之间[4],而且许多基因已被证明与肥胖有关[5]。而且,已经有一些研究证明,生活方式可以改变BMI的遗传风险[6,7]。不过这些研究在郭教授和林教授看来,都是有缺陷的。

  首先,虽然BMI计算起来很简单,而且被广泛的接受,但是它没有考虑瘦体重,也不能识别现代人的“中部崛起”情况。关于这一点,学界正逐渐达成共识(欲知详情,点击此处看DoctorWhy的文章)。因此,体脂率(BFP),腰围(WC),臀围(HC)和腰臀比(WHR),正逐渐成为BMI的有力补充。

  其次,针对特定种类运动的调查研究仍然非常有限。我们还不知道什么类型的运动(慢跑,登山,骑自行车等)可以减弱肥胖的遗传效应。

图片.png

▲ 该图片由Tumisu在Pixabay上发布

  基于上面这两个问题,郭、林二位教授开展了相关研究。她们试图找到18种运动方式,与上述5种肥胖因素的遗传风险之间的关系,填补这个领域的空白。

  她们从台湾省最大的生物银行里调集了18424名30-70岁之间的志愿者信息,这些志愿者都有自己的全基因组数据。如此一来,就可以给每个人做个上述5种指标的遗传风险评分。

图片.png

▲ 志愿者的基本情况

  复杂的计算过程我们就不展开讲了。直接看她们有什么发现。

  总的来看,有规律地运动,可以有效降低肥胖基因对BMI、体脂率、腰围和臀围的增加幅度。即使志愿者携带有非常多的肥胖基因,仍然可通过有规律地运动,有效地降低肥胖基因的影响。而且强度越高越好,例如慢跑好于健走,健走有好于散步。

  不过,不同的运动,能对抗的肥胖种类并不相同。例如,爬山、健步、散步、瑜伽和国标舞等能降低BMI相关肥胖基因的增肥影响。

  最让人感到高兴的是,前面提到的5个指标都会受到慢跑的影响,也就是说慢跑可以对抗上述5个指标相关的肥胖基因带来的增重影响。

  剩余的12种运动则没有观察到降低肥胖遗传风险的效果,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参与人数少观察不到;二是确实没关系。

  对于骑单车、伸展运动、游泳、跳舞机游戏和气功这5项参与人数不少的运动而言,研究人员认为,它们可能确实是与肥胖遗传风险降低没啥关系。

图片.png

▲ 18种运动与5个指标的关系图

  至于原因,研究人员也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骑单车、伸展运动、太极拳和气功,都属于低负荷量的运动[8]。而游泳,之前有研究认为,在冷水中运动特别促进食欲和食物的摄入[9,10]。至于跳舞机,研究人员认为它不像国标舞那样正式。这些研究结果,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上述结果。

  其他从事力量训练、羽毛球、乒乓球、篮球和网球,没观察到降低效果,可能与志愿者里参与此类运动的人较少有关。所以上面这5个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观察。

  总之,这个研究的结果,给肥胖遗传风险高的人群,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意见:每周三次,每次30分钟的慢跑是首选。

  不过,在研究成果发布会的现场,台大医院北护分院院长黄国晋也提醒了大家一句[11],“慢跑虽然对于抗肥胖基因有显著效果,但不见得适合所有人群,尤其是心血管疾病风险高的人群,建议先请医师做个评估,避免心肌梗塞等风险增加。”

  最后,我再加一句,这个研究没有否认12种不能降低肥胖遗传风险的运动,对人体有其他的好处。所以,请不要对它们有偏见,或者放弃它们。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