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第四届全国冻土工程与寒区环境学术会议召开

2024.5.13

5月10日至12日,第四届全国冻土工程与寒区环境学术会议在兰州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冰冻圈科学学会(筹)以及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联合主办,旨在集结国内外冻土工程与寒区环境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前沿技术。

会议以“共建美丽丝路·贡献冻土智慧·共谋工程策略”为主题,聚焦冻土力学、冻土物理学、冻土动力学与工程动力响应等多个方面,组织了12场大会特邀报告、160个专题报告及108个研究生报告,共计280场学术报告,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700余名专家学者参与。

在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书记张长春致开幕辞,中国地理学会秘书长张国友、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国栋、冰冻圈科学与冻土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张明义先后致辞。

程国栋发表致辞时表示,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出疆入藏大通道重大工程项目以及努力打造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这些国家战略需求必将推动冻土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和冻土工程技术的更新换代。他希望与会专家学者能够充分利用这一平台,深入交流、广泛合作,共同推动冻土工程与寒区环境领域的创新发展。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冻土物理、冻土工程以及寒区环境等10个专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他们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交流了工程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并针对一些共性和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讨论。会议现场气氛热烈、讨论激烈,充分体现了我国冻土工程与寒区环境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学术氛围。

此外,本次会议还特别设置了研究生专场报告环节,为年轻学者提供了展示自己研究成果和才华的机会。这不仅有助于激发年轻学者的研究热情和创新精神,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与国内外专家学者交流学习的宝贵平台。

据了解,全国冻土工程与寒区环境学术会议自2019年由中国地理学会指导、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发起以来,已成功举办三届。目的在于为各位专家学者提供一个冻土工程与寒区环境研究方面的交流、合作平台。目前,该会议已成为我国冻土工程与寒区环境领域的重要交流平台之一。

663f3e3ce4b03b5da6d0e950.jpg

会议现场。叶满山摄。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