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自然》及子刊综览

2017.8.17

  《自然—通讯》

  口香糖可检测种植体周围病

  本周《自然—通讯》发表的一项研究介绍了一种具有诊断功能的口香糖,它可以检测由牙种植体引发的炎症。这种简单的诊断方法“任何人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能使用,或有助于简化种植体周围病的诊断。

  “任何人任何地点任何时间”的目标是通过免除临床检测的需要,提高医学诊断的可获取性。这种方法依赖易于识别却不易误读的信号来确诊。

  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的Lorenz Meinel及同事开发了一种生物传感器来检测种植体周围病,产生苦味则标志着阳性诊断。他们将传感器与一种复合物结合在一起,然后再将其嵌入口香糖中——对于健康者来说是无味的。但是,如果患有种植体周围病,则会增加特定酶的生成,使生物传感器打开,将具有强烈苦味的复合物释放出来。研究小组在研究中采用了“人造舌头”,通过检测苦味复合物,它可以将患有种植体周围病患者的唾液样本和无症状志愿者的区别开来。

  虽然还没有在临床环境下在志愿者身上进行测试,但是可以说,这种口香糖有望免去诊断阶段的复杂试剂和专家干预需要。作者表示,未来某一天,这种口香糖可能就会出现在牙医诊所里,或者为个人所用。

  《自然》

  人造精神药物疫苗

  本周《自然》发表的一项小鼠研究显示,疫苗可以缓解人造精神兴奋剂芬乙茶碱的上瘾效果,并能鉴定其具有活性的化学成分。过去,人们一直在努力鉴定导致芬乙茶碱快速展现其显著精神活性特征的具体成分,但是它独特的化学复杂性致使这些努力收效甚微。

  芬乙茶碱的商品名为芬乃他林,与中东地区的药物滥用和“药物恐怖主义”有关联。据估计,沙特阿拉伯40%的12岁至22岁的吸毒者对芬乙茶碱上瘾。

  美国加利福尼亚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Kim Janda及同事制定了一种名为“DISSECTIV”的“疫苗解剖”法,即通过对芬乙茶碱内的不同成分注射疫苗来确定那些对该药物中哪些成分产生了特定的行为效果。这种方法鉴定出了茶碱(常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的药物)和兴奋剂苯丙胺之间的功能性协同是芬乙茶碱之所以能产生其明显效果的来源。

  研究人员使用该方法向小鼠增量注射针对芬乙茶碱成分的疫苗,在研究的第0、14、28天,发现芬乙茶碱的药效减弱了。研究结果表明,对含有多成分混合物的单一化学物质逐渐增量注射疫苗,可用于发现药物作用于多种靶点或疾病通路的特性。他们认为DISSECTIV可用于发掘药物中未识别出的活性化学物质,并能揭示不同的复合药物如何相互发生作用。

  《自然》

  水母星系供养特大质量黑洞

  本周《自然》发表的一项研究解释了水母星系中的特大质量黑洞是如何获得“养料”的。

  一般认为大部分星系的中心都包含特大质量黑洞,但是只有少数会吸积物质,产生高能活跃星系核(AGN)。水母星系拥有较长的气体“触角”和新生恒星,外形如同水母。据认为这些特征表明该星系穿过星系团内介质(星系团内星系之间的气体)时气体被剥离,这个过程被称作“撞击压力剥离”。

  意大利国家天文物理研究所帕多瓦天文台的Bianca Poggianti及同事对7个水母星系进行了观测,发现其中6个存在AGN。作者提出使气体从这些星系中剥离的撞击压力可能也将气体导向中心特大质量黑洞,触发AGN活动。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