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滴定管的使用及滴定液的配制及标定

2021.9.18

  1.滴定管的正确使用:

  滴定管一般分为两种,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酸式滴定管又称具塞滴定管,它的下端有玻璃旋塞开关,用来装酸性溶液与氧化性溶液及盐类溶液,不能装碱性溶液如NaOH等。碱式滴定管又称无塞滴定管,它的下端有一根橡皮管,中间有一个玻璃珠,用来控制溶液的流速,它用来装碱性溶液与无氧化性溶液,凡可与橡皮管起作用的溶液均不可装入碱式滴定管中,如KMnO4,K2Cr2O7,碘液等。由于不怕碱的聚四氟乙烯活塞的使用,克服了普通酸式滴定管怕碱的缺点,使酸式滴定管可以做到酸碱通用,所以碱式滴定管的使用大为减少。

  一、滴定管使用前的准备

  1、检查试漏 滴定管洗净后,先检查旋塞转动是否灵活,酸式管涂凡士林,注意凡士林不要涂得太多,否则易使活塞中的小孔或滴定管下端管尖堵塞;碱式滴定管使用前应先检查橡皮管是否老化,检查玻璃珠是否大小适当,若有问题,应及时更换。再检查是否漏水。先关闭旋塞,将滴定管充满水,用滤纸在旋塞周围和管尖处检查。然后将旋塞旋转180度,直立两分钟,再用滤纸检查。如漏水,重新涂凡士林或更换滴定管。酸式滴定管的玻璃活塞是固定配合该滴定管的,所以不能任意更换。

  2、滴定管的洗涤

  滴定管使用前必须先洗涤,洗涤时以不损伤内壁为原则。洗涤前,关闭旋塞,倒入约10mL洗液,打开旋塞,放出少量洗液洗涤管尖,然后边转动边向管口倾斜,使洗液布满全管。最后从管口放出(也可用铬酸洗液浸洗)。然后用自来水冲净。再用蒸馏水洗三次,每次10~15mL。

  碱式滴定管的洗涤方法与酸式滴定管不同,碱式滴定管可以将管尖与玻璃珠取下,放入洗液浸洗。管体倒立入洗液中,用吸耳球将洗液吸上洗涤。

  3、润洗

  滴定管在使用前还必须用操作溶液润洗三次,每次10~15mL。润洗液弃去。

  4、装液排气泡

  洗涤后再将操作溶液注入至零线以上,检查活塞周围是否有气泡。若有,开大活塞使溶液冲出,排出气泡。滴定剂装入必须直接注入,不能使用漏斗或其他器皿辅助。

  碱式滴定管排气泡的方法:将碱式滴定管管体竖直,左手拇指捏住玻璃珠,使橡胶管弯曲,管尖斜向上约45度,挤压玻璃珠处胶管,使溶液冲出,以排除气泡。

  5、读初读数

  放出溶液后(装满或滴定完后)需等待一至二分钟后方可读数(使管壁的溶液留下来)。读数时,将滴定管从滴定管架上取下,左手捏住上部无液处,保持滴定管垂直。视线与弯月面最低点刻度水平线相切。视线若在弯月面上方,读数就会偏高;若在弯月面下方,读数就会偏低。若为有色溶液,其弯月面不够清晰,则读取液面最高点。一般初读数为0.00或0~1mL之间的任一刻度,以减小体积误差。

  有的滴定管背面有一条蓝带,称为蓝带滴定管。蓝带滴定管的读数与普通滴定管类似,当蓝带滴定管盛溶液后将有两个弯月面相交,此交点的位置即为蓝带滴定管的读数位置。

  二、滴定

  1、滴定操作

  滴定时,应将滴定管垂直地夹在滴定管夹上,滴定台应呈白色。滴定管离锥瓶口约1cm,用左手控制旋塞,拇指在前,食指中指在后,无名指和小指弯曲在滴定管和旋塞下方之间的直角中。转动旋塞时,手指弯曲,手掌要空(避免掌心将活塞推出)。右手三指拿住瓶颈,瓶底离台约2~3cm,滴定管下端深入瓶口约1cm,微动右手腕关节摇动锥形瓶,边滴边摇使滴下的溶液混合均匀。摇动的锥瓶的规范方式为:右手执锥瓶颈部,手腕用力使瓶底沿顺时针方向画圆,要求使溶液在锥瓶内均匀旋转,形成漩涡,溶液不能有跳动。管口与锥瓶应无接触。

  碱式滴定管操作方法:滴定时,以左手握住滴定管,拇指在前,食指在后,用其他指头辅助固定管尖。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玻璃珠所在部位,向前挤压胶管,使玻璃珠偏向手心,溶液就可以从空隙中流出。

  2、滴定速度

  液体流速由快到慢,起初可以“连滴成线”,之后逐滴滴下,快到终点时则要半滴半滴的加入。半滴的加入方法是:小心放下半滴滴定液悬于管口,用锥瓶内壁靠下,然后用用洗瓶冲下。

  3、终点操作

  当锥瓶内指示剂指示终点时,立刻关闭活塞停止滴定。洗甁淋洗锥形甁内壁。取下滴定管,右手执管上部无液部分,使管垂直,目光与液面平齐,读出读数。读数时应估读一位。

  滴定结束,滴定管内剩余溶液应弃去,洗净滴定管,夹在夹上备用。

  三、注意事项

  1、滴定时,左手不允许离开活塞,放任溶液自己流下。

  2、滴定时目光应集中在锥形瓶内的颜色变化上,不要去注视刻度变化,而忽略反应的进行。

  3、一般每个样品要平行滴定三次,每次均从零线开始,每次均应及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格上,不允许记录到其他地方。

  4、使用碱式滴定管注意事项

  (1)用力方向要平,以避免玻璃珠上下移动。

  (2)不要捏到玻璃珠下侧部分,否则有可能使空气进入管尖形成气泡。

  (3)挤压胶管过程中不可过分用力,以避免溶液流出过快。

  2.滴定液的配制及标定

  滴定液的配制

  滴定液的配制方法有间接配制法与直接配制法两种,应根据规定选用,并应遵循下列有关规定。

  1. 所用溶剂“水” ,系指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在未注明有其他要求时,应符合中国药典“纯化水”项下的规定。

  2. 采用间接配制法时,溶质与溶剂的取用量均应根据规定量进行称取或量取,并使制成后滴定液的浓度值应为其名义值的 0.95~1.05;如在标定中发现其浓度值超出其名义值的0.95~1.05范围时,应加入适量的溶质或溶剂予以调整。当配制量大于1000ml时,其溶质与溶剂的取用量均应按比例增加。

  3. 采用直接配制法时,其溶质应采用“基准试剂” ,并按规定条件干燥至恒重后称取,取用量应为精密称定(精确至 4~5位有效数字) ,并置1000ml量瓶中,加溶剂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配制过程中应有核对人,并在记录中签名以示负责。

  4. 配制浓度等于或低于0.02mol/L 的滴定液时,除另有规定外,应于临用前精密量取浓度等于或大于0.1mol/L 的滴定液适量,加新沸过的冷水或规定的溶剂定量稀释制成。

  5. 配制成的滴定液必须澄清,必要时可滤过;并按药典中各该滴定液项下的[贮藏]条件贮存,经下述标定其浓度后方可使用。

  标定

  “标定”系指根据规定的方法,用基准物质或已标定的滴定液准确测定滴定液浓度(mol/L)的操作过程;应严格遵照药典中各该滴定液项下的方法进行标定,并应遵循下列有关规定。

  1. 工作中所用分析天平及其砝码、滴定管、量瓶和移液管等,均应经过检定合格;其校正值与原标示值之比的绝对值大于0.05%时,应在计算中采用校正值予以补偿。

  2. 标定工作宜在室温(10~30℃)下进行,并应在记录中注明标定时的室内温度。

  3. 所用基准物质应采用“基准试剂” ,取用时应先用玛瑙乳钵研细,并按规定条件干燥,置干燥器中放冷至室温后,精密称取(精确至4~5位数) ;有引湿性的基准物质宜采用“减量法”进行称重。如系以另一已标定的滴定液作为标准溶液,通过“比较”进行标定,则该另一已标定的滴定液的取用应为精密量取(精确至 0.01ml) ,用量除另有规定外应等于或大于 20ml,其浓度亦应按药典规定准确标定。

  4. 根据滴定液的消耗量选用适宜容量的滴定管;滴定管应洁净,玻璃活塞应密合、旋转自如,盛装滴定液前,应先用少量滴定液淋洗3 次,盛装滴定液后,宜用小烧杯覆盖管口。

  5.标定中,滴定液宜从滴定管的起始刻度开始;滴定液的消耗量,除另有特殊规定外,应大于 20ml,读数应估计到 0.01ml。

  6. 标定中的空白试验,系指在不加供试品或以等量溶剂替代供试液的情况下,按同法操作和滴定所得的结果。

  7. 标定工作应由初标者(一般为配制者)和复标者在相同条件下各作平行试验3份;各项原始数据经校正后,根据计算公式分别进行计算:3份平行试验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除另有规定外,不得大于 0.1%;初标平均值和复标平均值的相对偏差也不得大于0.1 %;标定结果按初、复标的平均值计算,取 4 位有效数字。

  8 直接法配制的滴定液,其浓度应按配制时基准物质的取用量(准确至4~5位数)与量瓶的容量(加校正值)以及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最终取4位有效数字。

  9 临用前按稀释法配制浓度等于或低于0.02mol/L 的滴定液,除另有规定外,其浓度可按原滴定液(浓度等于或大于 0.1mol/L)的标定浓度与取用量(加校正值) ,以及最终稀释成的容量(加校正值) ,计算而得。

  10贮藏与使用

  10.1 滴定液在配制后应按药典规定的[贮藏]条件贮存,一般宜采用质量较好的具玻璃塞的玻瓶。

  10.2 应在滴定液贮瓶外的醒目处贴上标签,写明滴定液名称及其标示浓度;并在标签下方加贴如下内容的表格,根据记录填写。配制或标定日期 室 温 浓度或校正因子 ( F值) 配制者 标定者 复标者

  10.3 滴定液经标定所得的浓度或其F值,除另有规定外,可在3个月内应用;过期应重新标定。当标定与使用时的室温相差未超过10℃时,除另有规定外,其浓度值可不加温度补正值;但当室温之差超过10℃,应加温度补正值,或按本操作规程 “标定7”的要求进行重新标定。

  10.4 当滴定液用于测定原料药的含量时,为避免操作者个体对判断滴定终点的差异而引入的误差,必要时可由使用者按本操作规程“标定7”的要求重新进行标定;其平均值与原标定值的相对偏差不得大于0.1 %,并以使用者复标的结果为准。

  10.5 取用滴定液时,一般应事先轻摇贮存有大量滴定液的容器,使与黏附于瓶壁的液滴混合均匀,而后分取略多于需用量的滴定液置于洁净干燥的具塞玻瓶中,用以直接转移至滴定管内,或用移液管量取,避免因多次取用而反复开启贮存滴定液的大容器;取出后的滴定液不得倒回原贮存容器中,以避免污染。

  10.6 当滴定液出现浑浊或其他异常情况时,该滴定液应即弃去,不得再用。

  11. 附注

  为便于分析工作中的计算,部分基层单位,对以水为溶剂、浓度为0.1mol/L 的滴定液,常要求配制成 F 值恰为1.000的滴定液;即在前述标定后,根据下列情况,通过计算,加入计算量的水或 F值约为 5的浓滴定液以调整其浓度,摇匀后,再按本操作规范 “标定7”的要求进行标定,必要时可再次调整,用以制得F 值恰为1.000的滴定液。

  11.1 F1值大于 1.000时,应加入计算量(V2)的水进行稀释,摇匀并标定。

  11.1.1计算公式

  ∵F1V1=1.000(V1+V2)

  ∴V2=(F1-1.000)V1/1.000

  式中 F1为原滴定液的F值;

  V1为原滴定液的体积(ml) ;

  V2为要求稀释后的 F 值恰为1.000 时需要在原滴定液中加入的水量(ml) 。

  11.1.2举例 如有盐酸滴定液(0.1mol/L)9000ml,,经取出150ml进行标定,结果其F值为1.036(F1) ;问需加水多少毫升(V2) ?经摇匀后可使其F值恰为1.000。根据上列公式计算,其中 V1为 8850(9000-150)ml,F1为 1.036;则 V2应为319ml。

   取水319ml,加入于上述F值为1.036的盐酸滴定液(0.1mol/l)8850ml, 中,摇匀,再经标定后,可得F值为 1.000的盐酸滴定液(0.1mol/L) 。

  11.2 F1值小于1.000 时,应加人计算量(V2)的F2值约为5的浓滴定液,以增加溶质使其F值恰为 1.000。

  11.2.1计算公式

  ∵F1V1+F2V2=1.000(V1+V2)

  ∴V2=(1.000-F1)V1/(F2-1.000)

  式中 F1为原滴定液的 F值;

  V1为原滴定液的体积(ml) ;

  F2为浓滴定液的F值(约为 5) ;

  V2为要求增浓后的F值恰为1.000 时需要在原滴定液中加入 F2浓滴定液的体积(ml) 。

  11.2.2举例 如有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5000ml,,经取出 150ml,进行标定,结果其F值为 0.953(F1) ;问需加浓度为0.5240mol/L的氢氧化钠滴定液多少毫升(V2) ?经摇匀后可使其F值恰为 1.000。

  根据上列公式,其中 F1为0.953,V1 为 0.4850(5000-150)ml, F2为 5.240(5.240/0.1000) ;则V2应为53.8ml,。

  取浓度为 0.5240mol/L的氢氧化钠滴定液53.8ml,加入于上述F值为0.953的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4850ml中,摇匀,再经标定后,可得F值为1.0700的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 。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