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UF1000i尿液管型检测的分析

2019.5.30

 尿液管型概述:

    管型是尿沉渣中有重要意义的成分,管型尿的出现往往提示有肾实质性损害。

    管型尿是尿液中的蛋白质在肾小管、集合管内凝固而形成的圆柱状结构物,管型的形成必需有蛋白尿,其形成基质物为T-H糖蛋白。在病理情况下,由于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增加,大量蛋白质由肾小球进入肾小管,在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内,由于浓缩(水分吸收)酸化(酸性物增加)和软骨素硫酸酯的存在,蛋白质在肾小管腔内凝聚、沉淀,形成管型。 

    管型尿是由于蛋白质在肾小管内凝固。管型尿的形成与尿蛋白的性质、浓度、尿液酸碱度以及尿量有密切关系,看是否有管型尿宜采取清晨标本做检查,正常人尿中可见透明管型和颗粒管型,一般12小时尿内小于5000个,如增多或出现其它检验地 带网管型称为管型尿。红细胞管型尿来源于肾实质;白细胞管型是诊断肾盂肾炎及间质性肾炎的重要依据;上皮细胞管型提示急性肾衰。蜡样管型多见于慢性肾衰;脂肪管型见于肾病综合征。 

    当然,管型尿只代表肾小球或肾小管存在损害,但不一定都能代表肾脏病的严重程度。换句话说,管型尿只是肾脏病的一个临床表现。

    管型形成的条件:

    尿蛋白质和T-H蛋白(Tamm-Horsfall protien),是形成管型的基础物质。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蛋白质和T-H蛋白含量甚微,故形成管型的机会甚少。在肾脏出现病理性改变的情况下会出现管型,管型的形成需三个条件: 

    1.尿液蛋白质和T-H蛋白浓度增高 病理状态下肾小球发生病变,由于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增高,使大量血液蛋白(清蛋白)从肾小球滤出后进入肾小管,过多的蛋白质在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内积聚;而肾小管病变则导致蛋白质重吸收量减少,同样使得肾小管内的蛋白含量相对增高。另外,尿中电解质、蛋白质浓度增高等因素又使肾单位髓袢上行支及肾远曲小管分泌T-H蛋白含量增加。T-H蛋白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易聚合成大分子聚合体,在高浓度电解质、酸性和浓缩尿时易聚集沉淀,在肾小管管腔内形成管型。

    2.尿液浓缩和肾小管内环境酸化 这些存在于肾小管中的蛋白质由于浓缩,进一步提高了蛋白质的含量,而尿液酸化后又促进蛋白质凝固和沉淀,由溶胶状变为凝胶状并进一步固化,致使肾小管内尿液流速减慢,促使其在肾小管远端和集合管内形成管型。

    3.有可提供交替使用的肾单位 正常人两肾约有200万个肾单位,处在交替休息和工作的状态。病理情况下,管型形成于处在休息状态的肾单位中,尿液在处于休息状态的肾单位中可有足够停留时间,蛋白质等物质有充分的时间达到浓缩、酸化、沉淀而形成管型。形成管型后,当该肾单位再次处于工作状态后,新滤过的尿流将形成的管型冲向下面,随尿液排出。
 
    4.管型变化的理论 在远端肾小管内形成的透明管型,此管型可吸附或包裹来自炎症或损伤部位渗出的各种细胞成分。若管型在肾脏停留时间过长,所包含的细胞成分会退化变质,崩解或形成细胞碎片,逐步形成粗颗粒管型或细检验地 带网颗粒管型,在长期无尿或少尿情况下会进一步演变形成蜡样管型。红细胞管型可因红细胞破坏而形成血红蛋白管型,或在急性血管内溶血时,大量游离的血红蛋白从肾小球滤出,也可直接形成血红蛋白管型;包含有脂肪变性能力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管型可出现脂肪变性,形成脂肪管型,脂蛋白进一步变性后可形成蜡样管型。 

    UF1000i尿液管型的检测:

\

\


    UF-1000i用红色半导体激光束照射经过核酸荧光染色后在鞘流贯流分析池中形成的鞘流样本,并通过对从各粒子产生的前向散射光、侧向散射光以及侧向萤光信号转换成的光电信号进行分析,从而对各个粒子进行识别。

    UF1000i的管型分析通过S3通道散点图可以直观看到尿液中粒子在UF1000i的S_FLLW2、S_FLLW两个与核酸荧光相关的分析信号的二维坐标图中的位置。


\
\


    通过图形分析我们可以看到EC、P.CAST、CAST、MUCS散点分布的区域非常接近。纵轴的分析参数主要根据颗粒内的复杂程度进行分析。因此CAST容易收到MUCS和EC等的干扰。

    管型性能文献数据分析:

    文献一:    


\


    文献二:


\
\


    文献三: 


\
\


    文献四:


\

 
    讨论:

    基于国内一些文献报告和对UF1000i的检测原理的理解。

    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管型定量检测存在灵敏度高,假阳性问题。尤其在一些泌尿系统疾病及感染或肾内科尿液有型成分较多的患者尿液中干扰因素增加,假阳性率相对高。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对管型计数阳性的标本,以及尿干化学法尿蛋白阳性而尿沉渣分析仪阴性,或尿蛋白阴性而尿沉渣分析仪阳性的标本都应用显微镜镜检复查,确保检验质量,以提高检测准。

    病理管型在尿液分析的肾内科患者中,假阳性率较高,但是病理性管型在UF1000i的分析中作为一个研究参数,需要科室自定义其临床应用的参考区间和复检条件或者制定合理的参考区间,以便更好的辅助临床诊断和应用。

    尿液分析假阳性可能原因分析:

    1.标本污染问题: WBC、RBC 增多,而干化学WBC、RBC 阴性或弱阳性,此时用标准化的显微镜复检,发现标本可能是污染严重、容器不够洁净或有大量磷酸盐、尿酸盐结晶、特别是草酸钙结晶、细菌等有形物质增多所致。标本室温放置时间过长可能会有大量细菌繁殖,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尽快进行尿液的相关检测,避免假阳性结果的出现,发现干化学与流式分析仪结果不一致时要及时镜检。

    2.敏感度问题: 尿沉渣分析仪对红细胞检测比人工镜检敏感,但敏感性高会将形态类似于红细胞的大量结晶( 主要是圆形草酸钙结晶) 、非晶形盐类、真菌孢子、细菌、脂肪滴等误判为红细胞。当尿中类酵母细胞增多且红细胞计数也增高时,本研究显示红细胞计数为假阳性增多,主要是由于类酵母细胞中椭圆形孢子增多,分析仪会将其误认为红细胞而导致假阳性。因此,仪器灵敏度提高的同时假阳性率也有所增加,所以当仪器提示类酵母细胞增多时,有必要进行标准化的显微镜复检加以区别。

    3.尿液自身问题: 当尿中上皮细胞增多时,干化学的WBC、RBC 会出现假阳性率增高,而流式尿分析仪的WBC、RBC 计数不高,2者结果不符时,临床实验室工作人员要及时用标准化的显微镜复检标本,排除假阳性结果。检查结果有管型标记,此时用标准化的显微镜复检为尿中黏液丝、白细胞团等增多所致,少数女性尿中为白带增多也可引起。偶见真菌大量出现引起管型假阳性。因此,临床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出具检查报告时一定要注明未见管型,以免引起临床医生的误诊。

    管型假阳性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大量的上皮细胞: 当部分上皮细胞发生黏连成一体时,其分布宽度和散射宽度均增大,被仪器误认为病理管型,这种情况多见于女性的尿中。

    2.成团的脓细胞: 成团的脓细胞在鞘液中易形成串珠排列,使前向散射光宽度和荧光脉冲宽度均增强,而被仪器误认为管型。

    3.黏液丝: 大部分黏液丝黏附细菌或细胞等而被荧光染色后,发出强的前向散射光脉冲,在大小和外形上接近病理管型而被仪器误认。

    4.其他: 如大量的磷酸钙结晶,其外形与管型相似而被误认为是管型,此外尿液中的真菌、细菌和其他杂质也可能造成尿液检查管型呈假阳性,应多加注意。

    建议:

    随着现代医学检验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检验的自动化进程也随之得到了发展,就尿液分析仪而言,由于它的检测法既简便、快捷、检测项目多,又重复性好、标本用量少,故已成为临床上尿液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它决不可代替传统的显微镜对尿液有形成分(细胞、管型、结晶、肿瘤细胞等)的检测,且由于尿液分析仪检测与显微镜下的检测原理截然不同,报告方式也不同,很难找出两者的对应关系,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直接的核算方式,因此,仪器法只是一个筛选实验,尿液的显微镜检测在尿液检测中仍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此项检查可以判断相应的病征。

    1.以尿液分析的标准镜检流程作为检测金标准。

    尿液10 ml,用1200-1300r/min转速,离心5分钟,剩余沉淀为0.2 ml,混匀后吸沉淀物约20μl,滴入载玻片上,用18mmX18mm盖玻片覆盖后镜检。先用低倍镜(10×10)观察全片,高倍镜(10×40)仔细观察10个高倍视野(HP),报告方式:××个细胞/HP。

    2.根据自己的实验室状况建立自己的参考区间。

    3.根据需要设置自己实验室的复检规则,对异常样本进行复查。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降低漏检率。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