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首份抗生素排放清单出炉 东部地区排放量密度是西部6倍

2015.6.24

  近年多地水体被检出抗生素,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但国内缺乏可靠的抗生素使用、排放数据,对流域尺度污染也缺乏整体认识。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应光国课题组近期研究了我国流域尺度各类抗生素的使用量、排放量、环境归趋,以及抗生素使用量与细菌耐药性的关系,获取了首份各类抗生素的全国使用量与排放量清单。

  抗生素大量使用造成了环境中抗生素残留的广泛存在以及细菌耐药的传播扩散,进而可能影响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此次研究发现,2013年我国抗生素总使用量约为16.2万吨,其中人用抗生素占到总量的48%,其余为兽用抗生素。

  研究选取36种常见抗生素进行深入排放清单与多介质模拟研究。进入环境后的各类抗生素,由于物理化学性质不同,有的易降解,有的较稳定,在水、土、沉积物等不同环境介质中分配不同,因此环境浓度也不一样。阿莫西林等7种抗生素在流域水环境中的浓度较高,但目前我国还没有环境中抗生素浓度的相关报道。在地域分布上,通过著名的“胡焕庸线”划分成东部和西部两个部分,对比发现我国人口较密集的东部抗生素排放量密度是西部流域的6倍以上。

  此次研究还从流域尺度上使用三级逸度模型模拟预测了各抗生素在全国各流域的环境浓度。预测环境浓度显示,我国北方流域的抗生素浓度远远高于其他区域。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抗生素的使用量、预测环境浓度、地表水环境中的细菌耐药率和医院的细菌耐药率存在正相关,其中使用年代较短的新型抗生素正相关更显著。在抗生素的影响下,环境中的细菌会产生耐药期,这种耐药基因可以传播到包括人在内的任何生物。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已发布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

  此次研究为我国制定控制抗生素的滥用、环境抗生素污染,以及避免细菌耐药性和耐药基因的进一步传播等决策,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和理论支持。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