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现场同步直播 目击中国化学会第31届学术年会全过程

2018.5.07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8年5月5日,中国化学会第31届学术年会在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

  在全国化学工作者的支持和积极参与下,中国化学会学术年会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提升,已经成为化学及相关领域门类最全、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学术交流平台。中国化学会第 31 届学术 年会设立学术分会 48 个,再创年会史上分会设置规模新高。学术交流形式包括大会特邀报告(PL)、 分会邀请报告(I)、口头报告(O)和墙报(P)。

  5日下午,由中国化学会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主办的质谱分析分会胜利召开,现场专家学者围绕“快速发展的中国质谱分析”的主题,展开了有深度,有广度的交流学习。林金明、杭 纬任分会主席,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林金明主持分会开幕式,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化学测量学负责人王春霞为质谱分析分会做了精彩的致辞,并预祝质谱分会圆满成功。当天共有九位专家学者做了深入深刻的报告。

185064_201805052233291.jpg

会议现场

185064_201805052233441.jpg

清华大学化学系 林金明教授

185064_201805052233561.jpg

南京大学 陈洪渊院士

185064_201805052234081.jpg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化学测量学负责人 王春霞

185064_201805052234201.jpg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江桂斌院士

  江桂斌带来题为“发现新型环境化学污染物的技术途径”的报告。江桂斌在报告中指出,高水平仪器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社会发展对分析仪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江桂斌梳理了质谱科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并指出,中国质谱即将迎来辉煌。

185064_201805052234331.jpg

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化学化工学院、生物学院 谭蔚泓院士

  谭蔚泓带来题为“疾病标记物的发现和应用——基于核酸适体的质谱流式分析”的报告。

  谈到质谱技术在疾病标志物发现和应用中的重要性和有效性,谭蔚泓这样讲到:质谱技术是诊断领域的的另一个“基因测序”、是临床诊断的下一片蓝色海洋。通过质谱技完成対人类全蛋白质组草图的绘制,继人类基因组计划后的第二个生命科学里程碑。基于高分辨质谱的蛋白质组学与基于基因测序的基因组学联用,为疾病标志物的发现提供更加精确、可靠的信息。

185064_201805052235111.jpg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张玉奎院士

  张玉奎带来题为“蛋白质组分析新技术新方法 ——从定性定量到相互作用”的报告。张玉奎讲到,目前蛋白质组样品提取存在的问题:膜蛋白质疏水性强,在样品制备过程中难以提取,并且酶解效率低,严重影响了蛋白质组分析的覆盖度。在国际上率先采用离子液体溶解膜蛋白,显著提高了其溶解度。通过实验的三维结构模拟计算揭示,C12lm-CL与膜蛋白结合位点皆为疏水氨基酸,表明离子液体利用长烷基链与蛋白疏水区域相互作用提高溶解能力。

185064_201805052235301.jpg

加拿大艾伯塔省埃德蒙顿大学化学系 厉良教授

  厉良带来题为“Development of High-Performance Chemical Isot ope Labeling LC-MS for Comprehensive and Quantitative Metabolomics”的报告。

185064_201805052236471.jpg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许国旺研究员

  许国旺带来题为“拟靶向”质谱代谢组学和脂质组学方法的建立和应用”的报告。许国旺在报告中指出:拟靶向代谢组学无论在数据质量、灵敏度等都有很大改进;特别适合于大规模代谢组学分析;遵循分析规范对方法进行表征仍然是必要的;要充分利用色谱-质谱的优势。

185064_201805052237081.jpg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 刘小云教授

  刘小云带来题为“细菌感染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报告。刘小云把病原细菌比作一个非常聪明的生物化学家,会有磷酸胆碱化修饰、单面催化的泛素化修饰、单葡萄糖修饰。质谱是翻译后修饰解析不可或缺的工具,同时蛋白质组学也是一些重要生物学问题的突破口。

185064_201805052237201.jpg

中国药科大学 叶慧博士

  叶慧带来题为“基于代谢-蛋白双组学的靶标发现策略揭示丁酸通过代谢重排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的新机制”的报告。叶慧讲到,新的靶标/配体发现策略为鉴定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小分子化合物的靶标,以及针对靶点筛选高特异性、亲和力的配体分子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阐明天然药物精细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科学线索;希望能应用于高通量的靶点/配体识别,推进药物筛选和研发进程。

185064_201805052237351.jpg

复旦大学化学系 方彩云博士

  方彩云带来题为“基于半胱氨酸代谢标记的棕榈酰化修饰蛋白质谱定量分析新方法”的报告。

  方彩云指出蛋白质棕榈酰化修饰的特点和分析难点:动态、可逆,通常亚化学计量;疏水性强,丰度低;没有明确的预测棕榈酰化修饰位点的共识序列;缺少方便快捷的检测方法。方彩云课题组建立了基于半胱氨酸代谢标记的棕榈酰化修饰蛋白质定量分析新方法:代谢标记,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平行操作带来的误差,可提高定量分析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半胱氨酸残基,潜在的棕榈酰化修饰位点,既是富集标签,又是定量标签,非特异性吸附必为单峰。定量分析了不同转移潜能肝癌细胞中棕榈酰化修饰蛋白质组。

185064_201805052237581.jpg

布鲁克•道尔顿 中国蛋白质组学/生物制药应用主管 刘先明

  刘先明带来题为“timsTOF Proz助您实现蛋白质助学深度覆盖”的报告。介绍了timsTOF Pro——款崭新的蛋白质组学工具。

  2018年5月6日,中国化学会第31届学术年会质谱分析分会进展到第二天。与会专家学者热情不减,就质谱及其相关方面的知识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学习。会上共有二十名专家做了精彩的报告。

185064_201805062344161.jpg

分会现场

185064_201805070042031.jpg

清华大学教授 张新荣

  清华大学张新荣教授带来了题为“电喷雾质谱用于单细胞分析”的报告。张新荣指出,生命科学的许多问题,最后都归结到“单细胞生物学”的问题上。所以,单细胞分析意义重大。荧光探针是细胞成像最常用的探针,主要不足是光谱重叠严重,不能同时测定细胞中的多种成分。而细胞是一个复查体系,生物功能实现常是多种分子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进行多组分同时分析,而质谱具有多组分同时成像的能力,可作为细胞荧光成像的一个重要补充:一方面增加对细胞中活性分子在网络层面上的整体认识;另一方面发现重要的活性离子,以此设计新的荧光探针。

185064_201805062344331.jpg

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 方群

  浙江大学化学系方群教授带来了题为“微流控液滴质谱分析方法的研究”的报告。方群指出多相微流控技术的应用领域。生物化学分析和检验单分子分析:单细胞分析、临床检验、食品安全、产品质量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检测;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化学和生物合成:组合化学、有机化合物合成、大分子晶体生长和筛选、纳米材料合成、生物合成;高通量药物筛选:基于分子水平和基于细胞水平的新药筛选。

185064_201805062344471.jpg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黄光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黄光明教授带来了题为“活体细胞的原位质谱分析”的报告。质谱分析用于活体细胞分析的优点:灵敏度高、适用于无标记的多组分分析和未知化合物结构解析。黄光明课题组在充分利用了质谱的优势,发展了快速分离方法(提高分析速度)、用复杂体系(生物、化学等)中的原位分析、活体多细胞中置白质原位分析、活体单细胞中代谢物/代谢通道的原位分析。

185064_201805062345041.jpg

华东理工大学副研究员 华鑫

  华东理工大学华鑫副研究员带来了题为“基于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的单细胞分析”的报告。华鑫在报告中介绍了课题组的工作成果:利用 TOF-SIMS研究银纳米颗粒刺激下巨噬细胞表面脂质变化;利用玻璃纳米管将石墨烯量子点注入细胞内部进行TOF-SIMS信号放大;真空相容微流控芯片用于ToF-SIMS液相环境单细胞分析及电化学界面原位实时分析。

185064_201805062345201.jpg

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研究员 程平

  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程平研究员带来了题为“单颗粒质谱仪的改进及在原煤燃烧颗粒物分析中的应用”的报告。程平介绍了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由进样系统、测径系统、电离系统、质谱分析系统组成,实现实时在线、高时间分辨、单颗粒、粒径大小和化学成分同时检测。

185064_201805062345361.jpg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再帕尔•阿不力孜

  中央民族大学再帕尔.阿不力孜教授带来了题为“高覆盖、高灵敏与定量质谱成像分析新方法进展”的报告。再帕尔.阿不力孜说到,质谱技术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问;而质谱成像技术是将质谱检测与影像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分子影像手段,通过高覆盖、高灵敏、特异性的免标记原位可视化分折,显示出巨大的发展前景。质请成像技术与代谢组学相结合,可获得全面、原位的分子时空动态变化信息,实现不同分子的同时直观可视化分析、为药物或候选新药的药效及毒理作用机制的研究、原位标志物的发现及疾病筛查等提供新的研究手段。分析化学与技术是科学发现与研究的眼睛,同时是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185064_201805062345551.jpg

香港浸会大学教授 蔡宗苇

  香港浸会大学蔡宗苇教授带来了题为“典型双酚A类似物毒性的质谱组学和成像研究”的报告。蔡宗苇讲到,质谱成像(IMS)是一种新型的分子成像技术,以分子及其碎片为成像要素,能够勾画出相同空间中不同分子或其碎片的分布形状,信息十分丰富;研究证明IMS能在一次扫描测定中获取同一平面空间中多种分子的信息,高分辨与多级质谱还能够获得未知分子的结构信息,提供未知分子的空间分布图像,用于重复观察研究;采用常压软件解析与离子化方法,IMS还可以直接研究活体表皮的分子分布图像。利用切片技术,可以重构三位空间中的分子及其碎片的立体图像。

185064_201805062346121.jpg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聂宗秀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聂宗秀研究员带来了题为“活体质谱与成像”的报告。相关评论活体MALDI质谱成像:提供了一种强大的活体定量纳米材料的新方法,特别是该方法可同时检测纳米材料及其附近的蛋白质或其他生物分子,将深层次揭示生物分子和材料的相互作用。

185064_201805062346291.jpg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教授 许旭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许旭教授带来了题为“植物样品小分子成分的MALDI-MS成像分析”的报告。用离子液基质的 MALDI-MS具有较好的定量重复性,用于MALDI-FTMS成像,获得大豆中低聚糖的成像分布;简单的超声喷雾基质沉积方法,可获得用于MALDI-MS成像分析的微米尺寸的细小结晶。沉积效果优于干滴法、喷枪法,比升华法简单。

185064_201805062346441.jpg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 罗茜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罗茜带来了题为“基于MALDI质谱成像技术解析B[a]P暴露对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的报告。罗茜介绍到,MSI-Imaging MS可直接扫描生物样品,分析分子在细胞或组织中的“结构,空间与时间分布”信息,是最新的原位分析技术;可在组织切片上找到蛋白(以及代谢物、脂质、糖类等)分子,并提供这些待测化合物精确的空间分布信息;不需要对待物进行标记,分析物可以最初的形态被检测;对被测物进行相対定量,适用于研究生物分子的反应。MALDI和DESI 分子成像作为一种非靶向、无需标记的分子水平的分析技木,已经成为研究多种不同类型化合物空间分布的成熟手段。

185064_201805062347041.jpg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 冯钰锜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冯钰锜教授带来了题为“化学衍生技术辅助的LC-MS分析方法”的报告。冯钰锜在报告中总结了衍生化与LC-MS结合的优势:提高灵敏度、改善色谱分离、同位素內标、相对定量辅助定性、差异性代谢物的筛选、保留指数的应用成为可能。同时存在的问题是通量低、适用的试剂有限、应用的开拓等,这些问题有待于以后的研究中解决攻克。

185064_201805062347281.jpg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欧阳钢锋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与工程学院欧阳钢锋教授带来了题为“固相微萃取-质谱联用技术活体检测生物体中的有机物”的报告。欧阳钢锋介绍到其团队制备了一种基于苯硼酸修饰的碳纳米管材料的新型SPME探针,并成功地对糖类小分子进行特异性识别。由于碳纳米管在涂层里的特殊堆叠,该探针萃取相具有 3D 相互连通的多孔结构,大大提高了糖类识别位点的可利用率。相比基于传感器的糖类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更低的检测限,更宽的线性范围和更强的定性及定量能力;研制了基于聚苯乙烯@聚多巴胺芯鞘纳米纤维的新型SPME探针,该探针被成功应用于活鱼背部肌肉中药物的高效萃取;同时也通聚电解质掺杂制备出新型SPME探针用于中性及质子化的分析物的萃取,并被成功应用于活鱼背部肌肉中及脑部药物的高效萃取。也成功合成并研制了基于超交联聚合物(HCP)的新型 SPME 探针,由于该聚合物疏水性强、孔结构多样且共轭作用强,相关探针对含苯环的多环芳烃、苯系物以及强疏水性的长链烷烃等有机污染物的富集效果远远优于商用 SPME 探针。

185064_201805062347421.jpg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马强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马强带来了题为“液相微萃取-常压敞开式质谱联用技术探索”的报告。马强团队采用纸喷雾、萃取纳升电喷雾、毛细管弹状流微萃取等原位电离技术,开发了一系列便捷、高效、无需样品前处理的快速检测方法。

185064_201805062348501.jpg

杭州师范大学副研究员 蒋可志

  杭州师范大学副研究员蒋可志带来了题为“氯甲基苯胺异构体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研究”的报告。蒋可志及其团队的研究工作实现了1. 对甲苯磺酰胺化: a)实现氯代苯胺异构体的GC分离和EI质谱区分, 发现对位效应。 b)实现卤代苯胺异构体的LC分离和ESI质谱区分, 发现质谱碎裂中所产生的INC的稳定性直接影响产物离子的丰度分布。 2. 与苯甲醛进行亚胺化: a)实现甲基苯胺异构体的GC分离,发现EI质谱中邻基效应。 b)实现4组苯胺类异构体(15个组分)GC分离,并建立其同时定量方法。 3. 与对氟苯甲醛进行亚胺化: 实现8个氯甲基苯胺异构体的GC分离,发现EI质谱中甲基的邻基效应。

185064_201805062349051.jpg

中石化上海石化研究院研究员 张育红

  中石化上海石化研究院研究员张育红带来了题为“液质联用技术在精对苯二甲酸痕量杂质分析中的应用”的报告。张育红指出采用超高效波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实现了PTA中痕量有机杂质的高灵敏快速鉴定,利用质谱精确质量数,降低了杂质定性难度和工作量。在PTA产品出近20种痕量有机杂质,在CTA及加氢滤液中检出近30种杂质,包插对PTA及PET色度有明影响的羧基取代的芴及芴酮类、蒽及蒽醌类。张育红团队的研究为优化PTA生产工艺、提高PTA原料的采购质量、开发高端聚酯产品提供了依据。

185064_201805062349241.jpg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张学记

  北京科技大学张学记教授带来了题为“MALDI-TOF技术在微生物研究中的前沿进展”的报告。提到MALDI-TOF如何实现微生物快速检测,张学记这样讲到不同细菌蛋白指纹图谱不同,各菌种代表性峰型分布存在显著差异,检测细菌亚基核糖体蛋白质,然后利用代表性特征建立数据库,通过比对实现鉴定。

185064_201805062349591.jpg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 龙亿涛

  华东理工大学龙亿涛教授带来了题为“基于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的限域电化学界面分析”的报告。龙亿涛及其团队研究开发了基于ToF-SIMS电极一电解质界面监测系统;实现了光电界面过程原位化学信息获取;研究了水的溶剂化效应;构建了基于纳米孔道的单分子传感界面。

185064_201805062350171.jpg

厦门大学教授 杭纬

  厦门大学杭纬教授带来了题为“针尖增强电离质谱技术–纳米尺度表面分析的新工具”的报告。杭纬课题组研究工作使用自制的质谱仪器,利用壳层无孔针尖增强作为剥蚀和电离的机制,以及飞行时间质谱作为质量分析器,展现了纳米尺度弹坑并采集相应质谱信号的能力和重现性,实现了多种无机盐残留物的多元素分析,并获得了50 nm横向分辨率的钾盐残留物的质谱成像。该方法为化学组成在纳米尺度的分析和成像提供了新的途径。

185064_201805062350321.jpg

清华大学博士生 黄秋实

  清华大学黄秋实博士带来了题为“基于微流体中的迪恩涡(Dean flow)进行单细胞分离和质谱检测的方法学研究”的报告。研究中成功搭建了利用迪恩涡( Dean tow)的细胞分离系统和质谱联用的单细胞检测装置;对不同种类的人肿瘤单细胞进行初步的检测和信号分析,实现对单细胞内的多种磷脂同时检测表征;结合数据统计处理方法(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所得到的多种不同的单细胞质谱信号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得到显著的结果,从而对单细胞识别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185064_201805062350471.jpg

SCIEX工程师 郇宇

  SCIEX工程师郇宇带来了题为“高灵敏度微流定量质谱新技术---OptiFlow定量解决方案”的报告。郇宇介绍到,OptiFlow定量解决方案提供高灵数度、耐用和易用的解决方案;使用 SCIEX M5 MicroLC系统、 OptiFlowTM Turbo V离子源和OTRAP ®E6500+具有节约成本、提供更高的灵敏度,需要更少的样品的优势。

  更多第31届学术年会质谱分析分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分析测试百科网,小编为大家持续跟进!!!

  另外,为便于未能参加本届年会或无法亲临大会现场的朋友更好的了解大会情况,本届年会为大会开幕式及大会特邀报告特设现场同步直播。

83517_201805071924221.jpg

  您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直接观看:

  1. 复制网址,可在PC端/手机端直接观看:http://play.yunxi.tv/livestream/56ee8c81b76b41b3be30a1e68b3f5957

  2.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可在手机端直接观看:

83517_201805071924311.jpg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